該出手時就出手,成品缸改玻璃滴流上濾

@ 2017-02-19

該出手時就出手,成品缸改玻璃滴流上濾

前言

很多新手第一個缸都是成品缸。80%還是成品上濾。至於過濾效果。我自己試過養三條虎,每天喂一次蝦肉。整個上濾槽都放了生化珠,效果嘛,還可以。但想再加養其它魚就有點吃力了。

然後就……技癢了!!

成品缸改過濾方案有很多,什麼底濾,背濾,上濾。考慮到成本和空間利用性,我選擇上濾(我魚缸下要放烤箱和微波爐)。

如果做普通的溢流上濾,這存水的重量比較重。再加上這太常見了,也沒什麼挑戰性。

最後我決定,設計一個成品缸玻璃滴流上濾!!利用滴流的空間小效率高,再配上生化珠,完美組合!!

然後把魚缸蓋原來帶的燈架拆了,弄一條LED的燈帶上去,省電又亮。

為了最大程度的利用空間,我測量了魚缸蓋的一些尺寸數據,做了三維。

過濾並不打算只做在蓋子上這麼簡單。我利用缸蓋的開口,把過濾的一部分做在裡面,再凸出一些高度,作為滴流的空間。

這樣子,就能完完全全的利用所有的空間,做一個滴流的上濾。

由於是玻璃,沒有小盒子,所以必須加幾個隔板把水分流;隔板上再加一塊亞克力的分流板,讓水平均的分流到每一格上;再配上雨淋管就能很好的達到最好的乾濕分離效果了。

在這基本上就完成了結構上的設計,但為了美觀,還要裝飾一下。然後就打算把過濾用黑玻璃包住,或者用貼紙。把蓋子用貼紙或者噴漆處理一下,對於這些木紋貼紙,淘寶就有賣,隨便一搜就有。

但最後流氓還是覺得有點浪費蓋子前面的空間。於是……我就在前面加個小缸,這樣可以養點小型魚(孔雀)

過濾製作圖

白玻璃是噴漆的,但最好就直接買到烤漆的玻璃。這樣不用擔心泡水問題。

弄完就運行過濾,加了兩粒硝化細菌。

第二天早上效果還不錯,水還有一點點朦朧。

保持一天一喂,頭兩個月換水是每周換一次(三分之一加硝化細菌)。之後就因為工作忙了,有兩個月沒換水(加過兩次EM菌)。小虎們都可以自己捕食飼料魚了,最近還添了一條白鯧。為了測試燈條的效果24小時開著,現在魚缸都長藻了。觀賞性的魚有三條虎一條白鯧,一隻小龍蝦,幾十條飼料魚,一條清道夫,上缸數十條小孔雀(出生一兩個月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