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屁」雖然聽著不文雅,但卻是一種正常的生理反應。但有時候遇到公眾場合想放屁了就只能憋著,如果長時間憋屁的話反而會對身體有害,甚至還有致癌可能。下面我們就來詳細了解下吧!
產生屁的主要原因竟是這個!
先從屁的構成狀況開始說起,大約有70%是被吞下的空氣,裡面有氮、二氧化碳、氫、甲烷和氧氣。剩下的20%是血液中放出的氣體,或是腸道放出到腸中的東西。這些東西的成分主要是甲烷和二氧化碳,並不會產生很強烈的氣味。最後的10%則是腸內的食物渣滓被細菌消化後所產生的氣體,會讓屁產生異味的來源就在這裡,有硫化氫和吲哚、糞臭素、硫化氫、氨等成分。
一天中的排氣量因人而異,差別頗大
一般來說一天的排氣量大約是500ml-2,000ml左右。乍看之下有很大的個體差距,但是排氣量大的人所擁有的特徵可以歸結為以下的症狀。
(1)單純的腸胃問題(包括便秘)
(2)胰臟,肝臟和膽囊的疾病
(3)對牛乳的忍耐接受度較低
(4)壓力(所造成地吞氣症之類)
(5)老化
經常忍屁對健康有影響嗎?
忍屁會增加壓力並促成更多的屁生成。忍屁的話大腸會儲存氣體,壓迫橫結腸,胰臟和膽囊也會受到壓迫而產生腹部疼痛。
另外屁也會被腸道再吸收進入血液中。為了過濾血液中的屁,會增加肝臟的負擔。進入血液中的屁會經由呼吸或是皮膚排出,所以單純的體臭就會染上屁的臭味。而且壞菌也變得容易增生,更會誘發癌症物質的增加。
忍屁的話對身體會造成可怕的影響。但是整日不顧形象地大鳴大放也是不行的。為了改善狀況,先從飲食習慣開始著手,並藉由適度的運動來解除壓力,儘量在能力可及的範圍內減低屁的生成,如果可以消除屁的異味,就不用再持續忍屁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