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個獅城新郎,3個娶外籍新娘 !

@ 2016-03-28

小韓說,妻女是他的一切,只要夫妻同心打拚,辛苦日子遲早會過去。(溫偉中攝影)

10個獅城新郎,3個娶外籍新娘。

根據上月公布的《2014年人口簡報》,去年有39.2%的我國公民與外國公民結婚,其中我國男子娶外籍新娘占74.2%。換句話說,去年結婚的獅城男,29%迎娶外國妻,10個有3個。

去年我國共有2萬6254對男女結婚,有6355人娶了外籍新娘。

遠嫁他鄉的女子們,有的是自由戀愛,有的是相親撮合,也有人通過婚介所,或親友拉線。也有人為換取居留權,斗膽假結婚。

龐大的跨境婚姻族群,因為經濟、文化和語言差異,以及對婚姻保持的態度,引發種種家庭社會問題,值得關注。本期《大特寫》,邀你聽聽外籍新娘帶來的愛與愁,跨境夫妻面對的障礙、真情和假意,並提供一些分析和建議。

自由戀愛,持長期探訪附加准證

高大帥氣的小韓(36歲)和越南女阿英(26歲),婚後為居留權折騰一年,還出動84歲阿公找議員求助。

小韓說,他與獅城女友拍拖14年後,因沒把握廝守到老而分手,兩年多前在四馬路上香,邂逅來探親的阿英。

他對她很有好感,交換手機號碼後,展開追求,從此認定遇到了「對的人」。

2周後阿英回越南,再3周後小韓早上做好護照,中午就買了機票飛過去,在越南待上一個月,成功提親。

當他問起聘金,岳母淡淡說「我不是賣女兒」,竟分文不收。

他過後帶阿英回獅城,一個月內註冊結婚。婚後阿英一個月有喜,獨生女如今13個月大。

小韓說,他小三後輟學,當過小販助手、送貨員、搬家工人和音響公司職員。

他認為,比起新加坡女性,娶越南妻子的好處是「單純,不會擔心她亂跑」。

談到女兒未來的教育,會不會擔心越南妻無法應付和督促女兒?

小韓樂觀說:「學校會教啦!往好處想,女兒會比別人多懂一種外語,等她掌握中英和越南語後,遲點我再教她福建話。」

越南新娘阿英(中)和阿嬌(右)都育有一名女兒,要在新加坡落地生根。阿英的女兒高燒未退。(溫偉中攝影)

需跨越重重障礙

小韓和阿英說,從入境、註冊、申請居留權、買房子、找工作和看醫生,小兩口都比本地夫妻面對多一重障礙,得一一跨越。

小韓說,阿英跟他從越南抵達樟宜機場時,一度無法入境,差點和其他越南女一同被遣送回國。直到他費盡唇舌承諾辦理結婚手續,才能順利通行。

他到婚姻註冊局網上申請,發現得等3個月,只好請朋友介紹,花600多元請太平紳士和傳譯員證婚。

婚後阿英的居留准證必須每月更新,小韓連續8個月拿假辦理,7天年假全用光。他說老闆「氣爆」,無法理解,懷疑地問:「你老婆不是在這邊了嗎?為什麼還要每個月更新?」

過後,他的84歲阿公親自陪他向麥波申區議員陳佩玲求情。3個月後當局來信,阿英獲3年的長期探訪附加准證(Long-Term Visit Pass-Plus,簡稱LTVP+),兩夫妻很感激議員相助。

他計劃為妻子申請永久居民權,但第一次面談還要等半年後,感覺前方路還很長。

兩人住租賃組屋,在阿英預產期前兩周,兩人特地搭德士到建屋局申請預購組屋,但被通知必須等女兒出生,憑她和父親的公民身份聯名申請。

小韓說,他現在的夢想是找一份穩定工作,申請預購組屋,擁有自己的房子。

阿英說,女兒8個月大時,她到越南餐館當晚班侍應生,每天做到凌晨1時,很難照顧女兒。

過後,小韓乾脆辭職當全職奶爸幾個月,她也換個餐館改當早班侍應生。

小韓說,上周安排岳母從越南過來顧孫,準備去當送貨司機養家。但岳母總不可能一直住在新加坡,打算等女兒18個月大後放託兒所,夫妻放心雙職打拚。

阿英說,因非公民沒津貼,她住院生產花了約4000元,加上婦產科複診約2000元,幾乎耗盡老公積蓄。

但他表示,妻女是他的一切,錢可以慢慢賺回。

他也說,目前手頭很緊,但只要夫妻同心,一起工作打拚,辛苦日子遲早會過去。

每年更新的長期探訪准證(右),以及3年更新的長期探訪附加准證(LTVP+)。(溫偉中攝影)

婚介所撮合,持長期探訪准證

大專生老公暫時失業,越南妻阿嬌(25歲)努力賺奶粉錢,笑說:「老公疼我,可以了。」

阿嬌透露,39歲丈夫到婚介所擇偶,對她一見鍾情,花8000元介紹費敲定婚事。她嫁來3年半,育有2歲女兒。

她目前持每年須更新的長期探訪准證(Long-Term Visit Pass),一家三口住三房式組屋。

她自豪說,老公有大專學歷,是運動健將,有多張文憑,「他什麼都會」。

但她也笑說,家務方面老公「什麼都不會,碗都洗不幹凈」。

她說,丈夫曾在酒店工作,但因「不喜歡煙味」而離職,失業幾個月,仍在找工。

她表示工作難找,她曾從東部到西部餐館洗碗,來回車程4小時,每天清晨6時出門,深夜10時回到家,長達兩年。

最近她換工,在市區餐館當侍應生,時間比較短。

她說,有朋友嫁給「有錢」老公,不用工作,每月領500元家用,常回越南。

但她說,並不羨慕別人,也不後悔嫁給老公。

她表示老公很關心她,常對她噓寒問暖,只感嘆奶粉尿片貴、錢不夠用,擔心孩子營養不足。

阿嬌說:「找工可以慢慢來,不然隨便找一份工,每天回家不開心也不好。」

阿英的租賃單位,常有同鄉來拜訪。兩夫妻都希望早日搬到預購組屋。(溫偉中攝影)

朋友介紹,持永久居留權

海南新娘勤勞打工,因散工老公曾借阿窿,她獨自面對潑漆跑腿被嚇呆。

32歲女銷售員小芬(假名)說,在家鄉結束一段感情後,6年前決定來獅城重新開始。

經朋友介紹,她認識現年43歲的老公,覺得他不錯,沒多考慮就決定結婚。

自認與夫家關係不錯的她,婚後卻發現對丈夫了解太少。

「他中英語流利,有專業文憑,但每兩三個月就換工。最近他說當散工,但從不肯說做什麼工,可以工作一天睡一天。他連上廁所都帶手機,很多事都瞞著我。」

她說,丈夫婚後兩年就沒給家用,她必須自力更生,一周做6天晚班,應付生活費和家庭開銷。

3年前的一天,中午1時,她一個人在家,突然大門被潑紅漆、遭腳車鏈反鎖。

她嚇得請夫家親人報警。

「過後還有一次跑腿來潑黑漆,我不在家。老公由始至終不願跟我談債務,到現在我還不知道他欠多少債,為什麼欠債。」

不過,她表示丈夫對她還不錯,已幫她申請到永久居民權,只是今年初申請公民權被拒,未來還須丈夫擔保和更新永久居民權。

她說,沒有公民權,買房子津貼較少,看醫生也很貴。「我最近拔一顆智慧牙花500元,在中國只需100人民幣(約20元)。」

關於未來,她有些茫然,表示已放棄一切嫁來,卻感覺在這片土地仍被當外人,面對將來居留權若無法更新,就得回中國的尷尬局面。

跨境婚姻怪象

受訪外籍新娘向本報揭露一些跨境婚姻的真實案例和怪象:

★出獄酗酒漢「買老婆」,把妻當免費女傭和性伴

一名35歲越南新娘,嫁給50歲獅城男,過後發現他曾因打架坐牢,出獄後到婚介所「買老婆」。

婚後他經常酗酒,越南妻每天在家做家務,結婚一兩年都拿不到長期探訪准證。

據知,她感覺自己被當免費女傭和性伴,大嘆遇人不淑。

★「把你當工人,不是老婆」

20來歲越南新娘嫁給40來歲獅城男4年,每天做家務,老公很少給家用。

她很想生兒育女,但老公不要孩子,在她追問時還表明「我只把你當工人,不是老婆」。

她心灰意冷下,今年初黯然回越南,並自費數千元請律師,向獅城老公提離婚。

★待嫁新娘吃住沒安排好,賣身賺生活費

有些婚介所安排越南待嫁女郎過來中心找老公,但沒妥善安排吃住。

一些嫁不出的新娘要租房、解決三餐,盤纏很快花光,有些人悄悄賣身,提供性服務賺生活費。

★為分半間房產,拿到PR就離婚

阿英說,過去不少外籍新娘拿到永久居留權後,就跟老公離婚,要分得一半婚姻資產。

「但現在永久居留權很難拿,政府管制也多,通過婚介所嫁過來的新娘也比較少了。」

成家暴受害者

資料顯示,從2010年到2012年,每年有300多名外籍新娘成了家暴受害者,申訴遭掌摑、暴打和侮辱。

獅城丈夫也被指威脅,妻子報警就送她們回國,承受母子分離之苦。

資深社工林瓊瑤告訴本報,外籍妻子受虐與文化和生活差異其實沒直接關係,主要是丈夫控制欲強,要證明自己的權力,這種控制欲對外籍妻子更為強烈,因丈夫認為妻子是買回來的,是附屬品,不聽話就打。

去年124人假結婚被定罪

去年124人假結婚被定罪,比起3年前的4起,增幅達31倍。當局將繼續跨部門合作,徹查可疑跨境婚姻的背景。

移民與關卡局發言人說,當局嚴正看待通過假結婚取得居留權的案件。在移民法令下,假結婚可罰款高達1萬元、或坐牢長達10年,或兩者兼施。

移民關卡局表示,將對可疑案件進行仔細背景評估和全面徹查,並與人力部、社會與家庭發展部及婚姻註冊局密切合作。

★案例1:女郎花6900元假結婚,判坐牢6個月

據當局向本報公布的最新案例,33歲的中國籍女郎陳純英,為延長在本地居留,在中介安排下,去年1月與34歲獅城男張班尼假結婚,讓他當擔保人為她申請居留權。她支付3600元給中介,並給「丈夫」3300元。

今年6月東窗事發,兩人在申請探訪准證時被發現提供假資料,雙雙被捕,分別在7月和9月被判坐牢6個月,女郎出獄後將被遣送回國。

★案例2:另類婚姻 房客變妻子

據媒體本月11日報道,69歲獅城男房東娶40多歲中國女房客,結婚一年從未牽手或圓房,阿伯也不知妻子名字。

阿伯說,註冊結婚後,妻子拒付房租和水電費,一度讓他睡儲藏室。

他多次要求解除婚約,但對方不肯,還聲稱真心對他,「沒有他我也活不了幾年」。

宏茂橋集選區議員洪鼎基(左)與麥波申區議員陳佩玲。(檔案圖)

引發社會問題

跨境婚姻中,不乏老少配、低收入剩男、找廉價「看護者」、把結婚當跳板的現象,引發社會問題。

過去10年,估計近6萬名獅城男娶外籍新娘,超過95%新娘來自中越印菲泰等亞洲國家,以二三十歲為主。

國大社會學系副主任鄭寶蓮副教授之前指出,娶外國妻的獅城男往往40歲以上,有的離過婚,大部分教育程度較低,不容易找本地伴侶。

另據統計局數據,去年有369名新郎是60歲或以上,社工表示多數是娶年輕外籍新娘的老少配。

鄭寶蓮說,年長男性比女性更需要陪伴和性關係,人們也認為男人只要有錢,任何年紀都能結婚。

據一份研究報告指出,一些藍領國人認為外籍新娘是較負擔得起的「看護者」,能做家務、照顧年邁父母、也能幫忙傳宗接代。

至於外籍新娘的背景,新加坡總教區移民與旅者牧民委員會(ACMI)指出,許多嫁來本地的外籍新娘會為同鄉介紹丈夫,造成人數增加。

但不少新娘把結婚當改善生活的跳板,對丈夫了解不多,甚至語言不通,為婚姻危機埋下伏筆。

社工指出,老少配一般上較難為新娘申請到永久居民或長期探訪准證,當丈夫收入不足以養家,妻子又因無長期探訪准證無法工作,生活就會出現種種問題。

議員與專家提出建議:

提供強制性婚前輔導?議員和專家提出多項建議,以加強跨境婚姻的安全網。

★提高居留權申請的透明度

宏茂橋集選區議員洪鼎基說,每周至少8人因外籍新娘的居留權相關問題向他求助。

他說,這類求助者約占接見選民總數20%,他曾為此在國會提議,應考慮為外籍配偶提供長期的居留權,並讓公眾明確了解獲得居留權的條件。

「但我們必須平衡,入境和居留總要有一些規定,結婚也並非獲得居留權的唯一條件,但增加透明度能避免誤解。」

假結婚被定罪的中國籍女郎陳純英(左)。34歲獅城男張班尼,因假結婚坐牢6個月。(移民與關卡局提供)

★提供強制性婚前輔導

洪鼎基建議,應讓外籍新娘接受強制性的婚前輔導,協助她們融入本地生活。

「她們人地生疏,孤身一人嫁過來,若有一個婚前輔導,無論居留權、適應新環境的種種疑問,都可以拿出來討論。」

★讓輔導中心成為家庭資源

洪鼎基說,包括跨境婚姻在內的所有家庭,都應將輔導中心當成婚姻生活的資源,以及隨時的支援。

「不一定是有問題才去找輔導,輔導可以強化婚姻和相處能力,提供支持和舒緩壓力。」

★入境結婚前填寫「清單」查背景

國大社會學系副教授陳恩賜也曾建議,當局可設計一個清單,讓執法人員在審核批准跨境婚姻的申請前,辨別結婚性質的真偽。

★儘量成全『真結婚』家庭

麥波申區議員陳佩玲指出,娶外籍新娘要過很多難關,經常要請假辦准證,甚至先回國再更新准證,造成一家分離和經濟負擔。

她建議,應讓自由戀愛、真心對彼此的夫妻,在簽字結婚後,就讓外籍配偶獲得居留權。

「希望政府儘量成全他們,如果過後發現欺騙,可考慮嚴懲,如終生禁止入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