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方形小吃在巴西路邊常見,餡料可以自選,有芝士、肉、香腸、棕櫚芯、微微油炸一下。不過話說回來,介個不就是個派麼…
油炸蜜糕是用小麥麵糰和進黃油或起酥油做成,在世界各地的西班牙殖民地都有。通常一個人吃兩個就飽了,4美元可以買12個,夠你吃不了兜著走~
這是瓜地馬拉當地一種熱狗,1美元1個,上面放有燻肉、火腿,而且上面還加了鱷梨醬,所以味道並不是每個人都會喜歡,但值得嘗試。
香腸三明治是南美街頭的主食,在巴西、智利、阿根廷、烏拉圭、秘魯等國流行。阿根廷的香腸麵包是簡易版:首先烤制牛肉豬肉混合的香腸,從中間切開,放在硬皮麵包上,再淋上加了大蒜的阿根廷香辣醬。
這道曾經由非洲奴隸帶來的食物已經有120年歷史了!主料是油炸豇豆丸和鮮蝦,搭配腰果醬和辣椒醬。巴西世界盃時,當地小商販一心想要把這道油炸小吃打進世界盃,這事兒甚至還驚動了巴西總統,你可以知道這道美食對於巴西人有多重要了。
churros是西班牙版的油條,花4美元買到兩個,裡面的焦糖甜奶醬都是家裡自製的,非常純正。小編感覺這種小吃的味道是不是和吉事果差不多呢。
這種烤餡餅是麵包里包裹著各種餡料,在穹頂的烤爐里烤制,在南美洲大部分國家你都會見到這種小吃。足見其口味能調眾口。
阿姆斯特丹特產,其實就是小鬆餅加上巧克力醬再撒上霜糖,味道甜到飛起~不過在童話世界裡,不就是應該搭配這樣的甜點嗎。
土豆塊炸熟後淋上辣汁(類似Tabasco辣醬,但西班牙辣汁只是微辣而已)。西班牙菜大多不是使用辣椒,因此這道Tapas可以緩解嗜辣一族在西班牙旅遊的思辣之情。
雖然叫土耳其烤肉,但是卻推薦去德國吃。一根柱子上,一層層的羊肉、雞肉、牛肉疊加上去,然後柱子旋轉著,後邊有熱管慢慢把肉烤熟。然後把肉包進像饢一樣的餅裡面。到了男子漢的德意志,當然要次肉啊!!
這是波蘭一道傳統的煙燻奶酪小吃,把咸羊奶,在熱煙下熏14天,吃的時候可以加上醬料。
很粗曠的一種吃法,普及度不亞於咱們的肉夾饃,在整個蘇格蘭都能買到,大概3美元一個。
匈牙利的一款特色麵包,調料用了桂皮、砂糖、可可粉、堅果和椰子薄片,剛出爐的時入口全是甜蜜滿足。
這些是人們推著小推車在市集上賣的,因為都是純手工製作,所以有各種各樣的口味和造型,2美元可以買一罐混合口味的(10枚)。雖然跟你國農貿市場上的各種酥糖沒什麼兩樣,但是這濃濃的異域風情非常贊。
在越南,處處可以看見有個牛頭招牌的「PHO」字,那便是吃越南粉的地方了。狹小的鋪頭擠滿了食客,餐桌上放著大把如草般的免費香料。滬上越南粉價格要貴上幾番,也沒免費香料,但冬天吃上一碗湯頭清澈香郁,粉條勁道的「PHO」,就已經是太幸福的事情了。
在印尼街頭,隨隨便便就能看到肉丸湯的牌子,據當地人推薦,路邊小推車賣的肉丸湯更好次~肉丸Q彈有嚼勁兒,4美元可以讓你吃上4大碗!
米國朋友直呼這種做法「Weirdly」,但其實就是調了味的蘿蔔打碎,兩美元不到就能點上一份,很符合亞洲口味。
喬治亞餐的風味非常接近俄羅斯餐,在這種餅其實就是填充了芝士的麵包,2美元就能買到6塊。
一種經典的澳式小吃,很紮實的肉餡兒。
編輯:麥潔儀
掃一掃金羊網旅遊吧微信,每天給你推送新鮮熱辣旅遊信息。我們一起旅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