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月左右的寶寶,在吃飽喝足、精神狀態好時,嘴角會上揚,出現一種滿足性的微笑,又被稱為自發性微笑。笑,看起來只是一個簡單的表情,其實是神經系統與精神高度結合的產物,是對大腦的一次良性刺激。愛笑、笑的早的寶寶會比較聰明。
媽媽通過一些方式不斷強化寶寶的笑容,可以使寶寶以後更自信、更樂觀;另外,經科學研究表明,笑能使胸肌得到擴張,促進肺部運動,強健身體;微笑還可使動脈血管平滑肌放鬆,增加血流量,促進血液循環。
三個月寶寶,在清醒狀態下看到父母熟悉的面孔,就會出現開心的笑起來,甚至手舞足蹈。這說明寶寶已經初步具備了辨識能力,大腦發育也到了一個新的階段。當寶寶出現微笑時,媽媽不要置之不理,可以抱一抱他,或者輕撫臉部,鼓勵他「寶貝笑起來真可愛,好棒呢。」
可不要小看這這種親子行為,其實寶寶在很小的時候就能感受到周圍的氣氛,如果家長對寶寶態度不夠好,或家裡環境壓抑,會使寶寶出現笑容延遲,笑的次數也比較少。
平常媽媽可以做一些動作來逗寶寶發笑,比如拿他喜歡的玩具「陪」他一起玩耍、做一些小遊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