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車記錄儀應該是中國汽車用品里最實用,也最需要標配的,今兒各種專職人員碰瓷,明兒各種違章無良駕駛,各種無賴,就算為了自保也必須買一個,無賴太多錢不夠用。但是行車記錄儀少說也有上幾百千個品牌。裡面魚龍混雜,很多人無從選擇,就根據品牌知名度進行了選擇。在這裡Man哥要告訴大家一個不幸到消息,行車記錄儀這個東西,並沒有什麼絕對的大牌子。不過Man哥還是努力給大家一個挑選行車記錄儀的原則,具體型號或產品就不做推薦了,免得廣告嫌疑。
------------------------------------------
正文
首先說說行車記錄儀到用途,就是清晰、及時、穩定到記錄下汽車使用中事故發生前的景象,記住行車記錄儀這玩意的最基本用途,挑選到原則也是圍繞這一目的,其他所有功能對行車記錄儀來說都只是附加,甚至多余。
另外不要問有關電子狗的事,Man哥只做法律准許範圍內的事情,連限速都不看的人,沒搞清限速是幹嘛的,裝什麼都麼用。
清晰和穩定是關鍵,最後能夠查看到畫面不能有斷幀,不能有模糊看不清。說說關係到這些的事情吧。
1主控晶片
行車記錄儀最重要的就是主控晶片。
主控晶片顧名思義,其實就是行車記錄儀的CPU,一款行車記錄儀到好壞主控是基礎。
主控決定了行車記錄儀的基礎性能如解析度、幀數等等,行車記錄儀的夜視能力、反應速度也是由這個主控決定。
車牌是否看清其實不是唯一指標,行車記錄儀更重要的不丟幀
行車記錄儀目前最好到主控基本就是安霸或者聯詠,少數高埠紅姬用的不是這兩家,不過性能也還不錯,但是那個屬於土豪用,咱不討論。
安霸目前市場上最成熟、最熱鬧的應該是A7,當然也有頂級的A12,那個有點小貴,並且使用的品牌相對較少,可選擇範圍也小。
除了安霸之外行車記錄儀數量最多的應該是聯詠,主流方案是96665,這貨能用SONY的CMOS,在成像清晰度上有一定優勢,市面上一些畫質比較穩定的行車記錄儀很多都是這個方案,從實際效果上看,白天優勢還不明顯,但是晚上的效果很驚人,SONY大法好啊,價錢也還算公道。至於更高級的聯詠主控方案,目前國內還沒看到太多產品。
市面上還有很多價位比較便宜、數量比較多的產品用的是聯詠96650,這個主控的特點是性能基本夠用,基本的功能都具備,成像質量也不差,因為方案很成熟了,總體上比較穩定。因此拿這個主控做出來的行車記錄儀價位通常都很便宜,如果96650配個高價位,那基本就別考慮了,不值。
除了這倆主流的,還有部分產品用海思做主控,玩視頻音頻的可能對這個牌子比較熟悉,但是玩行車記錄儀海思算是跨界,因為並不是為汽車專門設計的主控,穩定性和長期可靠性有待觀察,各種性能指標很高,市面上有一大堆沒螢幕、需用App連接的產品都是這個方案。
不是說市場上就沒有其他主控了,而是有很多製造商也沒法用好,有的是底子差,有的是調整不好。
買行車記錄儀的原則是,只能比上面的主控更高級,但更低的就別選了,十萬二十萬的車都買了,整個不到100塊錢的東西有啥用?對,保險公司送的就是沒法用。
2CMOS
除了主控就是CMOS,原來這個不是很受消費者重視,畢竟行車記錄儀受限於成本和體積以前不可能用太強的CMOS。但這幾年CMOS大發展,效果好太多,有些行車記錄儀說自己用CCD,號稱成像效果好神馬的,如果這話是放在十幾年前還是對的,但是現在CCD在夜景的劣勢實在太過明顯,高感差,有SONY在,CCD就沒法抬頭,當個樂子看就好。
就說基本的吧,SONY的CMOS最好,在哪都一樣,如果一個好主控配了SONY的CMOS,那這行車記錄儀基本素質就擺在那了,倆沒整容的帥哥美女生的孩子再差也不會差哪去。如果是用安森美的就差點意思了,恩,這個從畫質上就會有很明顯的差別。
3鏡頭
行車記錄儀的鏡頭與其說是和相機類似,倒不如說更接近於一些濾鏡,最好是選擇玻璃的,玻璃的好處是性能穩定、不易老化,清晰,對於汽車這種使用環境複雜的應用場景來說,穩定那是壓倒一切。
相比之下,有些行車記錄儀會用樹脂鏡頭,樹脂的鏡頭壽命沒有玻璃長,而且時間久了性能會下降,這對所有樹脂鏡頭來說都一樣,就像是一般人戴的眼鏡,樹脂鏡片也同樣有這些問題,樹脂的好處是輕便,但你一行車記錄儀,減輕那點重量有那麼重要嗎?所以千萬別聽商家吹的天花亂墜。
之所以說像是一些濾鏡,是因為還要考慮鍍膜,單層鍍膜、多層鍍膜MC也會對光學性能有一定差別,這又和眼鏡差不多。
另外不同玻璃鏡頭也會有一定區別,這些都是商家怎麼說怎麼是,實際還是看效果,吹再多非球面玻璃、各種鍍膜,成像質量不行,變形嚴重也還是渣,所以看商家傳的樣片,如果有自信的產品,是會有很多用戶的實際樣片在網上流傳。
另外關於鏡頭還有一個是光圈數,正常來說,當然是光圈越大越好(數值上要小,1.4>1.8>2.0),不過鑒於國內各種亂七八糟的虛標,看看就行了,還是看實際成像效果。
4品牌
說實話,行車記錄儀大概是品牌最多的,但也是品牌最沒啥用的,絕大部分產品都是貼牌,普遍用的都是公模,少數能自己開模的,那已經是良心大品牌了。與其看重品牌,不如看重產品本身,很多貼牌的大品牌價格高,但性能卻不是很高,這種情況非常多,一定要擦亮眼睛。
5雞肋的功能
關於功能,請想清楚這東西叫什麼:行車記錄儀。
要的是行車記錄,而不是停車記錄儀或是熄火記錄儀,也不叫倒車記錄儀。最重要的就是行車記錄功能,要的是清晰、穩定,不掉幀的畫面,能夠快速展示。
所以對於其他功能真的是可有可無,很多還是累贅,比如停車監控,汽車電瓶有多大容量?晚上沒有車燈補光,又不是夜視儀,行車記錄儀能拍下什麼?
天天被行車記錄儀搞沒電,等救援?補光燈的意義就更小了,那東西更多的是在告訴別人我這有個行車記錄儀,而不是用來補光,並且晚上的時候那補光燈還容易形成反光,那東西能亮就行,最好別干擾夜間成像,夜間補光靠汽車大燈。
對於行車記錄儀來說,其他功能真的都是多餘。
6WiFi?
這東西吧,也不能說是不好,但是Man哥還是比較喜歡有螢幕的,比較直接,也能實時的顯示行車記錄儀的狀態。
WiFi吹再好,也得配著APP,用APP就難免不穩定,以實際體驗來說,有一定延遲,有一定幾率不穩定,不出畫面,而且還費電,也多了一個步驟,關鍵時刻,行車記錄儀與手機有一個不靠譜的,都看不到內容。
7後視鏡一體?
這又是一個讓人心動的功能對不對?Man哥的建議是離這種形式遠點,後視鏡一體的主要問題是要換掉原有的後視鏡。
Man哥我就納悶了,這世界上有一家中國行車記錄儀企業or品牌,敢說自己的後視鏡做的比汽車廠質量更好?真以為車上所有的零部件隨便買一個就配上?
很多車型原裝後視鏡隨便就要500元上千元以上。幾百塊的行車記錄儀可以做更好?
要知道後視鏡在車上是安全部件。另外,還有些後視鏡的款是卡扣卡在後視鏡上,裝車之後共振比較厲害。
8存儲卡
存儲卡對行車記錄儀來說是消耗品,因為行車記錄儀對存儲卡的用法是壽命消耗最大的情況,一邊讀、一邊刪。所以存儲卡儘量預算內買容量大的、買大品牌,速度等級越快越好,最好是class10以上,當然這玩意一般都是買機器時候送,但也還是要注意和機器配套的問題,有些機器性能強,寫入要求很高,低速、兼容性差的卡滿足不了需求。
最後關於行車記錄儀還是要兼顧畫質與穩定,不穩定的行車記錄儀就算性能再強都沒用。行車記錄儀儘量是開車打火時候啟動,車輛熄火斷電也跟著斷電,這種設計思路才算是靠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