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人的一生能遇見2000萬人,結識其中的2000人,與不到200人保持長期聯絡。那麼,能一塊坐下喝杯茶的,究竟有多少呢?
今天推薦的,是一組雋永的行為藝術作品,作者走遍天涯海角,提醒我們:珍惜當下。
法國人Pierre Sernet的靈感,來源於茶道里「一期一會」的說法。
什麼意思呢?
一起喝茶的人,可能再也不會相見了。
怎麼辦呢?
那就專注當下吧。主人泡茶,客人品茗,共享喜悅。
Pierre本已是人生贏家。
在法國學藝術,以攝影謀生,還在美國建立了最大的藝術資料庫Artnet.com。
羨煞無數。
他卻總是在尋求新的藝術形式。
直到有一天,他被「一期一會」里蘊含的禪意打動,決定帶上12根木棒和一套茶具,環遊世界。
這12根木棒並不是拿來燒火烹茶的。
Pierre用它們組成一個空空如也的立方體,鋪上茶席,就成了他的專屬茶室。
Pierre把他的「作品」命名為《ONE》,或許既因為它來自於「一期一會」,又因為這樣一間茶室,僅能容納一個人。
在這樣一間茶室里,終於可以認真地與面對的這個人相處,敬重當下,完成在一塊兒的那幾分鐘。
無論周遭是法國戴高樂機場的人潮洶湧,還是巴西海灘的風情萬種,亦或是紐約時代廣場的燈紅酒綠,Pierre都可以安然坐定,廣邀有緣人。
「你好,先生/小姐,願意坐下來喝杯茶嗎?」
主人泡了一壺最用心的茶,客人分享一段最真誠的人生。
室里室外,仿若兩個世界。
茶席過後,客人離去,主人收拾好東西,前往下一個目的地。
曾經相會的地方,似乎沒留下任何痕跡。
甚至曾經相談甚歡的主與客,在日後都不會記得彼此。
但那一杯茶,確實是曾經喝了的。
就這樣,這個獨一無二的茶室和Pierre一起,出現在世界的各個角落,接納了形形色色的客人。
灕江邊放牛的農民、夏威夷衝浪的年輕人、富士山下帶著孩子的媽媽......他們給這個茶室賦予了不一樣的含義。
不一樣的人,不一樣的茶。
這是同一個茶室,這也不是同一個茶室。
世界突然被巧妙地連結了起來。
如果有一天你走在路上,看到這個正方體,不要驚訝。
鎮定。
去找那個花白頭髮的老外討杯茶喝吧。
——轉自《醍醐》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