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頂級成功人士是如何教育孩子正確面對金錢
不管在哪種場合大家都信奉一句話:虎父無犬子,的確是很多成功人士的言談舉止都影響了下一代,讓他們成長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平時普通人們無法接觸到成功人士,但是卻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渠道看看他們是怎樣教育孩子的。
李嘉誠,讓兒子做雜工,大家都知道李嘉誠是白手起家,因此對於孩子的教育也很關注。
從小就培養孩子的能力,在兒子八九歲的時候就為他們專門設立了小椅子,讓 兒子們出席每一次的董事會。
二兒子李澤楷沒有零花錢,所有零花錢都得利用課餘時間去兼職賺錢,通過做雜工和服務生來賺零花錢。
另外李澤楷打工賺的錢,不僅 要應付平時的零花,還需要幫助有生活困難的同學。
盛田昭夫認為孩子只有純真是不行的,很多家長都擔心孩子會貪錢,因此平時不會讓孩子沾染金 錢。
其實在競爭壓力大風險很大的深灰中,這樣純真的人很容易會被淘汰的。
已經去世的索尼公司的創始人盛田昭夫,在剛剛懂事的時候,父親就告訴他,你是家裡 的長子,為了的米酒商。
因此他很小就得到了家裡的培養,變得很精明會精打細算,後來憑藉自己的能力創辦了索尼。
摩根集團的創始人摩根,利用賣雞蛋和開雜貨店的錢白手起家,成功之後對於子女的要求特別嚴格。
每個月會給孩子們零花錢,但是必須通過做家務活來獲得,因此幾 個孩子都爭搶做家務。
最小的孩子因為年紀小搶不到家務活,因此每天沒有零花錢,不得不節省。摩根知道之後對孩子說,不需要省著花錢,而是應該想想怎樣去賺 錢。
於是小兒子知道了賺錢比省錢更重要,想到了很多幹活的點子,零花錢慢慢多了很多。
洛 克菲勒,對於孩子獎罰分明。他一共有五個兒女,家庭經濟條件非常好,是普通人無法比擬的,但是對於兒女的零用錢管理特別嚴格。
他會按照女兒們的年齡發放零 花錢,七八歲的孩子每周有三毛錢,十一二歲的每周有一元錢,十二歲以上的每周兩塊錢,一周發放一次。
另外,他還給每個孩子一個小帳本,記清楚每筆錢的用 途,零錢時會隨機審查。
如果帳目清楚,用途正當,下周還會增加五分,反之遞減。這樣一來,孩子們就學會了管理帳目。
卡耐基,這位鋼鐵大王對 孩子們說,金錢不是萬能的,買不來感情。他認為如果給孩子們大筆的錢財,那麼他們只會記得錢,卻記不住父親。
於是卡耐基願意用很多時間去陪著孩子們關心他 們,這樣才能培養出感情。的確,現在很多家長的工作很忙,為了養家餬口努力奔波著,沒有時間去照顧孩子。
當孩子想要什麼時,立刻會拿出錢給孩子們。這樣的 做法並不對,不管多少錢都買不回來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