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疆面積廣闊需要加大維權和常態化巡邏密度,但是從之前的媒體曝光來看,中國海監(已歸屬國家海洋局下屬海警局序列)的巡邏飛機都是老舊的運12飛機。這種飛機太小無法搭載更多執法設備,同時航程短導致執行巡邏任務時的留空時間也太短。因此急需一種替代型的巡邏執法飛機。在神舟60(MA60)支線客機出來後,很多人猜測他將成為運12巡邏機的替代型號。
新舟60飛機是西安飛機工業有限責任公司在運-7短/中程運輸機的基礎上研製、生產的50~60座級雙渦輪螺旋槳發動機支線客機。1988年立項, 2000年6月中國民航適航部門批准新舟60飛機型號合格證,正式批准將改進後的運7-200A飛機定名為「新舟」60(MA60)。該型客機現已出口多個國家。
航空專家稱,中國新舟60飛機在安全性、舒適性、維護性等方面達到或接近世界同類飛機的水平。使用性能良好,油耗低、維修方便,簡單實用。可承載52-60名旅客,航程2450公里。最大燃油航程接近運12飛機的兩倍,可進行多用途改裝:貨物運輸機、海洋監測機、航測、探測機等。
軍事評論員高峰指出,相比運12巡邏機,MA60巡邏機機長接近其兩倍,機內容積可以搭載更多的任務載荷。而且MA60的飛行的速度也接近運12的兩倍,這令MA60巡邏機擁有更加及時的海上處置反應速度。由於長時間海上巡邏會令執法人員相當疲乏,而MA60的舒適環境對此會有巨大的改善。
舒適性問題是中國海警不選用現成的運8和運9中型運輸機平台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有一點也困擾MA60作為巡邏機的遂行任務能力。雖然MA60的航程相比運12有很大的提升,但距離運8飛機還有一定的距離。即使新建島礁基地可以彌補一些不足,但如何進一步科學的加大MA60的巡邏留空時間也必須考慮。
在外界看來唯一的辦法就是空中加油。但是中國航空人卻成功的把戰鬥機上的技術移植到MA60民用客機平台上。中國航空報稱,在3月14日,「新舟」60飛機H狀態順利完成副油箱投放試驗,整個試飛投放試驗用時1小時15分鐘,開創了民用飛機投放副油箱的先河。據悉,「新舟」60飛機H狀態是在「新舟」60飛機平台上增加特殊任務系統以滿足用戶不同需求的特種飛機。
按照MA60承載60名乘客,平均體重70公斤算,改成巡邏機後乘員8人左右。節省下的50人承載量達3500kg,除掉新加裝備載荷,至少可以多搭載1500kg燃油。而MA60客機的最大燃油量是4030kg。也就是說無論是增加機內油箱容積還是加裝可拋放副油箱,MA60巡邏機的最大航程都會增加4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