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坐月子有諸多禁忌,這些聽起來神神秘秘的禁令,困擾著許多准媽媽和新媽媽。月子裡真的不能洗頭、洗澡嗎?坐月子不能喝水只能喝米酒?周圍過來人尤其是家裡老人,明示或者暗示,如果不遵守這些禁令,你就會落下包羅萬象的「月!子!病!」。那麼,事情真的是這樣嗎?媽媽網在這裡要告訴各位媽媽,這些傳言大多數都是扯淡!愚人節闢謠,求相信!!
流言一 坐月子不能洗頭、洗澡
坐月子不能洗頭洗澡是流傳最為廣泛的禁忌之一
作為流傳最為廣泛的一條禁忌,坐月子不能洗頭、洗澡,是大多數老人的共識。老人們說:「月子裡洗頭洗澡,會落下腰酸痛頭疼等各種月子病!」傳統觀點認為,在產後一段時間內,頭皮骨縫和毛孔大開著,洗頭易使濕邪和寒邪侵入頭皮內,並滯留於此,日後留下病根,即經常頭痛、脫髮及脖子痛。
現代醫學闢謠:這種限制毫無科學道理,既不衛生也不符合現代審美情趣,對產婦身心健康均有害處。分娩過程中大量出汗,加之產後汗液增多,會使身體、頭皮及頭髮變得很髒,並有不良氣味。研究表明,通過洗澡、洗頭,可去掉產婦身上的灰塵、污物,保持衛生清潔,避免引起細菌感染;洗頭還可刺激頭皮及頭皮上運行的經絡,提高產婦的精神,帶來舒暢的心情。
不過由於新媽媽剛剛生產完,身體還比較虛弱,洗澡、洗頭確實需要比平時更注意一些。
洗澡、洗頭注意事項:
1、如果產婦會陰.部無傷口及切口,夏天在2-3天、冬天在5-7天即可淋浴。如果會陰傷口大或撕裂傷嚴重、腹部有刀口,須等待傷口癒合再洗淋浴,可先做擦浴。
2、產後洗澡講究「冬防寒、夏防暑、春秋防風」。在夏天,浴室溫度保持常溫即可,天冷時浴室宜暖和、避風。洗澡水溫宜保持在35℃-37℃左右,夏天也不可用較涼的水沖澡,以免惡露排出不暢,引起腹痛及日後月經不調、身痛等。
3、最好淋浴(可在家人幫助下),不適宜盆浴,以免髒水進入陰.道引起感染。如果產婦身體較虛弱,不能站立洗淋浴,可採取擦浴。
4、每次洗澡的時間不宜過長,一般5-10分鐘即可。
5、洗頭時可用指腹按摩頭皮,洗完後立即用吹風機吹乾,避免受冷氣吹襲。
6、洗完頭後及時把頭髮擦乾,再用干毛巾包一下,避免濕頭髮揮發時帶走大量的熱量,使頭皮血管在受到冷刺激後驟然收縮,引起頭痛。
流言二:坐月子不能刷牙
民間素有「生個孩子掉顆牙」的流傳,認為月子裡刷牙漱口會動搖牙根,傷及牙肉,造成牙齒過早鬆動、脫落或牙齒流血等。因此,使很多產婦在月子裡不敢輕易刷牙。
為什麼民間形成月子裡不刷牙的習俗?因為在懷孕期間,孕婦在內分泌激素的作用下,會出現牙齦充血、水腫、易出血的現象,特別是在刷牙時;加之過去科普知識不普及,孕婦對在孕期如何攝取鈣營養了解得不夠,結果導致身體缺鈣,使很多人在生完孩子後牙齒確實變壞了。由此,很多人就認為產婦不能刷牙。
很多人認為月子裡不能刷牙。
現代醫學闢謠:產婦在月子裡一定要刷牙漱口,不然的話牙齒反易被損害。產婦在月子裡每天要進食大量的糖類、高蛋白食物,這些食物大多細軟,本來就失去了咀嚼過程中的自潔作用,容易為牙菌斑形成提供條件。如果不刷牙,就會使這些食物的殘渣留在牙縫中,在細菌作用下發酵、產酸、導致牙齒脫鈣,形成齲齒或牙周病,並引起口臭、口腔潰瘍等。
月子刷牙注意事項
1、切記要用溫水刷牙,並在刷牙前最好先將牙刷用溫水泡軟,以防冷刺激對牙齒及齒齦刺激過大。
2、每天早晚和睡前各刷一遍,如果有吃夜宵的習慣,吃完宵夜後再刷一遍。
3、可在產後3天採用指漱,即把食指洗凈或在食指上纏上紗布,把牙膏擠於手指上並充當刷頭,在牙齒上來回、上下擦拭,再用手指按壓齒齦數遍。這種方法可活血通絡,堅固牙齒,避免牙齒鬆動。
坐月子期間要絕對臥床休息
很多老人都會攔著月子媽媽說:「有啥事你吱聲就行了,可不能下床!」她們認為產婦體質虛弱,需靜養,讓她們長期臥床,甚至連飯菜都端到床上吃,其實這種做法弊多利少。
月子裡長期臥床,會使得腸蠕動減弱
現代醫學闢謠:月子裡長期臥床,會使得腸蠕動減弱,容易造成產婦便秘此外,產婦在懷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