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年年變,祖先吃得爽,子孫福到運到

@ 2016-03-24

姜太公表示現代人生活忙碌可能無暇準備三牲,也可改用雜飯檔的菜肴來代替。

每逢華人過大日子,都會準備三牲酒禮來祭拜祖先,這是無可厚非的,可是有不少人都對祭拜祖先的供品似懂非懂,有的甚至在清明掃墓時,從大伯公到自己的祖先,都用同樣一隻雞,以邏輯的理論來講,輪到祖先還有得吃嗎?

也有人在過年過節時,來來去去都是那幾道菜肴,白斬雞、燒肉、魚、雜菜等等,千篇一律的,換著是你,每年的生日,家人年年都為你準備一樣的菜式,你還會有期待嗎?

為了能夠讓大家進一步了解大日子拜祖先的供品,什麼可以拜什麼又不可以拜?雞和燒肉可以斬件拜嗎?對於一連串似懂非懂的問題,《新生活報》趁著清明節的來臨,特地訪問了天地日月觀音壇主神姜太公,讓姜太公一一的為大家解開心中對祖先供品的疑惑。

菜肴勿千篇一律

姜太公被記者問到這個拜祖先供品的問題時,第一句話就這麼回答:拜祖先的供品可以多樣化呀!為何來來去去就只是那幾樣?

各種各樣的美食,先人也想回味,後人精心準備,正合乎清明祭祖思親的傳統。

這回輪到記者搞不懂了,要怎樣才算是「多樣化」?姜太公笑笑地說,多樣化就是不要千遍一律。很多人在準備祭拜祖先的菜肴,不外就是白斬雞,其實雞可以有很多的烹調方法,例如炒、蒸、烤、燜、炸等等,都可以煮出一道美味的雞肉料理。

太公說,除了雞的烹調多樣化,其實在葷供品這個部分,也有不少現成的美食,當中就包括了點心系列,如燒賣、蝦餃、叉燒包,還有包點如肉包和大包等,都是可以用來拜祖先的供品。

其實,除了在準備祖先生前愛吃的美食外,也不妨多準備幾樣新的菜肴,熱騰騰美味可口的肉骨茶、芋頭扣肉、客家炸肉、廣西釀豆腐卜等,這樣一來,拜祖先的菜肴就多樣化了,祖先就會期待下一個節日子孫會準備什麼美食。

如果是點心系列的話,為什麼沒有提到大家愛吃的糯米雞?太公說,糯米雞不可以拿來拜祖先,這除了糯米難消化外,最重要的是糯米的諧音是「攞米」(乞食),意頭不好。

此外,在清明節上山拜祖先,在準備供品方面就要注意了,如果只是準備一隻雞的話,就不可以一隻雞拜到完,可以斬件。但是建議拜全雞,即大伯公、祖先各一隻雞。雞和基的讀音相似,做生意的人有誰不想「基」業永固?

太公說,話雖如此,但也要視個人的經濟狀況,如果經濟不許可,那麼可以將雞斬件。而其他的供品也無需準備太大分,每樣少許即可,即可用小碟或小碗來盛。

除了祖先的供品,當然也不能漏了后土。太公說,基本上,在拜祖先前要先拜后土,因為后土是祖先的守護神。后土的供品包括水果、糕點及點心。而水果的種類,什麼水果都可以用來拜祖先,除了番石榴。

太公說,在敬茶和酒時,茶杯和酒杯也有前後之分,祭拜祖先石碑前,即茶杯在前,酒杯在後。

太公說,上山拜祖先的供品在拜好後,就要清理乾淨,葷的供品要全部帶走,只需留一些水果即可。葷的供品會腐爛、發臭和造成細菌滋長,這對環境造成污染,也對祖先不敬。

清明祭祖,先拜后土,表達對后土守護墳墓的感恩謝意。

祖先愛吃熱熟食

講完清明上山祭祖的供品,其他大日子也要準備豐富的菜肴在家拜祖先。太公說,平時只需敬茶和上香,遇到初一十五則以水果糕點敬拜。但是在時年八節和先人忌日等這些大日子,都要準備豐富的菜肴拜祖先。在供品方面,和前面所講的一樣,多樣化。

太公說,現代人生活忙碌可能無暇準備三牲,所以可改以一些現成的菜代替,例如魚可改用雜飯檔的整條有頭有尾的魚、有尾巴的蝦卷、花枝或南北雜貨魷魚乾等;豬肉可去燒臘店切一塊燒肉、香腸等替代,這些都是可以被接受的。

太公說,拜祖先的供品中,葷的供品要煮熱,因為祖先喜歡吃熱騰騰及香味四溢的熟食。切忌用生的食物,以免祖先「吃不到」。

太公表示,基本上我們可以吃的,都可以祭拜祖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