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為在北京小湯山航空博物館前展示的我軍現役主戰裝備——紅旗-9型遠程防空飛彈,請注意圖片上的藍色物體,它是飛彈起豎系統上的關鍵控制元器件之一,但生產它的卻是一家日本企業——松下電子生產的AZ8112型行程開關,大家是不是覺得很奇怪,為什麼中國的防空飛彈會裝一個來自日本的電子元器件,電氣工程專家告訴鷹眼圖說軍事記者,行程開關實際上是限位開關的一種,是一種常用的小電流主令電器,其實不是一個技術難度很大的電氣設備,我國國內生產商全國都不下百家,但從使用壽命、規格規範、生產工藝上比較確實有一定差距。
【鷹眼圖說軍事 鷹眼快評欄目第376期】這位專家告訴記者,電子元器件是武器內部電子、電器系統的基礎部件,也是支撐武器能夠完成預定功能,但又不能再分割的電路基本單元 ,由於電子元器件的數量、品種眾多,因此它們的性能、可靠性等參數對整個軍用電子產品的系統性能 、可靠性、壽命周期等技術指標的影響極大 。所以,紅旗-9防空飛彈可能也是因為要求飛彈在起豎期間不能出現突然失效問題,才選擇使用日本廠商的電子元器件產品的。
軍事專家雷澤告訴記者,雖然近年來,中國武器發展引起外國媒體和軍事論壇的熱烈討論,除了對中國武器發展速度的驚嘆,當然也有一些國外的媒體卻認為中國的國防工業能力始終是個巨大問題,他們認為中國雖然在武器系統的研製上獲得了一系列成果,但在武器工業的基礎產業領域仍受制於人,特別是電子元件、新型材料、半導體和工業製造設備領域長期依賴進口,特別是向日本進口,比如中國國產的常規潛艇和水面艦艇使用了日本FURUNO公司生產的導航雷達等等。
眾所周知,一個國家的國防產業根植於這個國家的整體工業和信息化能力,中國近20年來在重工業和產業化領域進步顯著,但在以半導體為主的大規模集成電路產業,以精密電子設備為主的電子元器件產業,以新型材料為主的材料應用和材料加工領域,與日韓歐美等國存在巨大差距。僅僅每年中國向日韓美三國進口的晶片就達到上千億美元,而中國從日本進口精密電阻器、電感器和電位器等基礎電子元器件的平均率高達30%。
軍事專家雷澤告訴記者,雖然中國已經擁有航空母艦和核武器,日本沒有,但目前,高性能復合材料、電子元件、半導體晶片、高級數控工具機和工業機器人這五大類工業製品卻成為日本懸在中國工業和國防生產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一個問題是,日本一旦停止一些國內急需的電子元器件設備,我們該怎麼辦?從這個角度上講,中國與日本還存在國家工業實力上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