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分類
公路自行車(Road bicycle)
用來在平滑公路路面上使用的車種,由於平滑路面阻力較小,公路自行車的設計更大考慮高速,往往使用可減低風阻的下彎把手,較窄的高氣壓低阻力外胎,擋位較高,且輪徑比一般的登山越野自行車都大,由於車架和配件不須像山地車一樣需要加強,所以往往重量較輕,在公路上騎行時效率很高。由於自行車車架無需加強又往往採用簡單高效的菱形設計,公路自行車是最為優美的自行車。
場地自行車(Track bicycle)
用於在室內極其平滑的橢圓形賽道上使用的自行車,這種自行車沒有車閘(剎車),沒有變速器,且沒有可逆轉的飛輪。
三項賽/計時賽自行車(Triathlon/Time Trial bicycle)
在三項賽和計時賽運動中使用的公路自行車,三項賽和計時賽的最大特點就是不允許使用牽引氣流(draft),也就是說選手必須完全通過自己的力量來克服空氣阻力,而不須騎在其它選手後面,所以三項賽/計時賽自行車在設計時非常注重讓選手保持一個減小空氣阻力的騎行姿勢,同時注意減小自行車自身的空氣阻力。三項賽自行車還讓選手在騎行時使用和跑步時相近的肌肉組,這樣使從騎行到跑步的轉換更容易。
山地自行車(Mountain bike)
山地自行車起源於1977年美國舊金山。設計為騎乘于山區的車種,通常具有變速器可變換省力或快速的檔位,有些會在車架安裝避震器,部分的輪胎胎皮是巧克力胎紋以便於在無鋪面的路面騎乘。山地車零件的尺寸一般為英制單位。
車圈為24/26/29英寸,輪胎尺寸一般為1.0-2.5英寸之間。車架尺寸也以英制為單位,例如14"、17"、19"來表示車架尺寸的大小。
速降自行車(DownHill bike)
速降自行車,也稱落山自行車。英文簡稱DH。是一種極具挑戰性的活動。騎手利用特製的DH自行車在山坡上滑翔,甚至墜山來尋求刺激。活動多在山脊、礦洞、雪地等地帶開展。奧地利人利用DH創造出210.4KM/H的世界紀錄。速降自行車的車架角度與山地自行車有所區別,零件與山地自行車一樣都為英制單位。進行此項活動時必須佩戴頭盔、護甲等裝備。前叉減震的行程比山地自行車及XC自行車要長。輪胎寬度一般超過2英寸。
斜躺自行車(Recumbent)
與傳統設計上較不一樣的自行車。通常有較大且舒適的座椅,兩輪或三輪。優點是舒適,且風阻低。
旅行自行車(Touring bicycle)
由公路自行車發展而來,適合超遠程自給自足的旅行,有較舒適放鬆的車架幾何設計,能夠負重,有很低的最低檔位,使用較寬的車胎,配件選擇方面追求可靠耐用而不太側重減輕重量,往往是用山地車腳踏板。
越野公路車(Cross-country cycling)
由公路自行車發展而來,起源於騎手們想用一輛自行車同時征服公路和山地,於是騎手們選用較結實的公路車架和輪子,再安裝上更強的車閘和很寬的車胎,使用山地車腳踏板。越野公路車既可以在公路上實現較高速度,也有一定越野能力。
雙人/多人自行車(Tandem bicycle)
又稱為協力車,由兩人以上協同出力,由第一位控制方向。
折迭車(Folding bicycle)
是為了便於攜帶與裝進車內而設計的車種,有些地方的鐵路及航空等公共運輸工具允許旅客隨身攜帶可折迭收合併裝袋的自行車。
小輪車(Cycling BMX)
一種專門用於極限運動的自行車,這類車為了更適合特技表演而作出了不少改造,比如更輕量化的車身。
山地車的詳細分類:
山地車玩法大致可分為自然山地騎行和場地騎行兩大類。
這兩類中可以按照強度也就是激烈程度和風險性的大小分類。
自然山地騎行也就是在基本是完全自然的山地環境中玩。當然這也不絕對,隨便舉個特例就是森林BIKE PARK,老外在樹林裡用木頭搭架子玩的,應該屬於FR(Free ride 自由騎)。另外Red Bull相信大家都知道了。這種墜山大會的場地也是要經過一些清理和整修的。
言歸正傳,下面來說自然山地騎行。這種環境的騎行按強度大小從低到高可以分為:
XC(Cross country)> AM (All mountain) > FR (Free ride) > DH (Down hill) > EFR (Free ride Extreme)
XC(Cross country),地形相對平坦,上,下坡比例均等,避免落差地形。對車的輕量化要求較高,而對堅固程度要求較低,一般以硬尾為代表。軟尾的占小部分。避震行程一般不超過100MM。
AM (All mountain),最近新興的概念。涵蓋了TRAIL,ENDURO,但範圍更廣,涉及更高的強度。地形較XC惡劣,下坡比例稍多,但要避免大落差地形(具體怎麼算大,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我認為AM車型只要車手技術許可,在山路上下個七十公分是沒有問題的。)。對車的堅固程度要求高一點,也要兼顧輕量化,以軟尾為主。避震行程一般在130MM左右。
軟尾。(硬尾FR只是個說法而已,沒有什麼硬尾能夠真正FR的。)避震行程在130-150MM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