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簡氏防務周刊》網站2月22日報道,中國內地製造的一架多用途飛機將首次出售到美國。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董事長林左鳴說,中國將出售給美國一架飛機,這是中國製造的民用飛機首次進入已開發國家市場,是一個重大突破。但他沒有給出該飛機的具體型號。據中航工業的消息人士稱,此次出口的飛機是運-12F,即19座的渦輪螺旋槳式飛機,由中航工業的核心部門中航工業哈爾濱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製造。
運-12F
這是中國國產飛機致力於在海外市場上獲得商業成功的一步,以前中國國產飛機的出口僅僅限於發展中國家。自2004年以來,中航工業的新舟60飛機(60座的渦槳飛機)已經出口到非洲、拉美和東南亞很多國家。
現如今全球勢急劇升溫,IS恐襲,俄土爭端,伊 沙斷交,朝鮮核爆,國際形勢劍拔弩張火藥味漸濃 從而原油也成為各國發展的重要戰略物資,中東地區石油資源豐富,諸國一旦稍有動作則會一石驚起千層浪,而國內現貨原油投資也成為人們備受青睞的理財產品,現貨產品類似股票都屬國家大力推廣的理財產品,而現貨的推出恰恰彌補股市做多不做空的致命缺陷,其走勢完全根據國際同步,其產品公開,公正,透明,想入市卻找不到門道的朋友可諮詢新華大宗(微信:xzcy0126)摸金老師,更多現貨原油/現貨銅投資及技術分析可諮詢摸金校尉老師,
中航工業的副總經理徐占斌說:「運-12F已經準備好走向國際市場。」
殲-31
另據美國《防務新聞》周刊網站11月10日報道,中國計劃出口該國生產的殲-31雙引擎隱形戰機。對買不起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生產的F-35戰機的全球顧客來說,殲-31戰機將成為他們可買下的首款同類戰機。殲-31戰機在結構上與F-35單引擎隱形戰機很像。
出口殲-31戰機的消息是在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的展廳曝出的。11月10日進行了本屆珠海航展的預展,工作人員在預展期間為殲-31戰機模型移去了包裹物。這款戰機模型的標牌上寫著FC-31型四代多用途中型戰機。
中國戰機型號中的「J」代表戰鬥機,「FC」代表出口型戰鬥機。這也是殲-31戰機首次被標明為FC-31戰機。
殲-31隱形戰機
去年12月以來,中國國產第四代隱身戰機殲-31「鶻鷹」已經進行了十次以上試飛,試飛頻率明顯增加引發廣泛關注。軍事專家表示,殲31未來取代殲15,成為第二代航母艦載機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大家聯想到31,我覺得有一定的道理。因為這款飛機從整個氣動布局,包括飛機的整體噸位,是比較適合艦載用途的,作為中國未來發展航母,無論是中型航母,還是大型航母,飛機整體外形的大小可能是重要的變量,從這個角度來說,網友,對這款飛機的艦載功能進行猜測,我覺得也是順理成章的。
談到殲31是否會接替殲15,成為第二代航母艦載機,軍事專家表示,我覺得存在這種可能性。殲15作為探索型的第一代艦載機,勢必有一個不斷的更新發展的過程,從現在這個節點開始,我們就要著眼未來第二代艦載機用什麼機型,這是必須要考慮的。
中國空軍殲-31戰鬥機
為什麼很多人猜測殲31是否成為艦載機,原因在於它的起落架是雙輪的,和殲20不一樣,殲20那麼重的起落機體,是單輪的起落架。 此外,後輪是跪式起落架,從這兩點來看,它的承重能力比較好。航母艦載機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在航母上短時起降,瞬間能夠耐受的力量要求非常大,如果事先沒有做機體的強化處理,是不能上艦的。
從這個細節上來說,殲31本身具備了一定的條件。當然,如果真的上艦,還要做更進一步的處理,包括機翼的摺疊、航電系統的重新設計、機庫高度和它本身機體高度的問題等,都需要適配,但是目前來說,它存在這樣的可能性。
殲-31
殲-31作為中國軍事航空史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隱身戰機,不僅會對戰爭的樣式帶來巨大衝擊,同時也會對世界尤其是亞太地區的國際關係與地緣戰略形勢帶來巨大影響。隱形戰機已經超越了一種武器裝備平台的層面,它的身影背後蘊含著各國之間的博弈與戰略考量,可以這麼說,以隱身戰機為代表的高科技武器正在成為中美戰略博弈的一個新變量。毫無疑問,殲-20和殲-31的出現已經讓美國的如意算盤陷入了十分尷尬的境地。中國發展隱身戰機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成為中美戰略博弈的重要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