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是人體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我們每天走路都要靠它。所以腳的健康需要我們重視起來。腳上的問題有很多,比如腳趾甲變厚發黃等等,解決這些問題刻不容緩。想知道鞋子磨腳怎麼辦以及泡腳有什麼好處嗎?那就一起來看看吧。
雙腳和腳趾無毛,嚴重的循環障礙
專家表示,「雙腳是受神經功能影響的首要部位,因為它們位於心臟和脊柱的最遠端。」
腳趾上的毛髮突然變禿,可能說明肢體末梢沒有獲得充足的血液,應當要求醫生進一步檢查,及早發現心臟等重要器官的問題。
足部經常抽筋脫水和營養缺乏
脫水通常會導致肌肉痙攣,此外,缺乏鉀、鎂和鈣元素等營養元素也會導致痙攣。
為了緩解抽筋,可以把雙腳泡在溫水裡做足浴,並向鼻子的方向拉伸腳趾。
如果抽筋還未能得到緩解,就需要找醫生做檢測,以排除循環功能障礙或神經損傷。
傷口難以癒合糖尿病或皮膚癌
頑固的潰瘍是糖尿病的預警信號,這是由於足部神經受損所致。
此外,麥克倫博士認為傷口難以癒合也有可能是皮膚癌的徵兆。
黑色素瘤可以出現在身體的任何地方,包括腳趾之間,所以檢查皮膚時不要漏過雙腳。
足部總是感覺發涼甲狀腺機能減退
40歲以上的人要格外當心這種疾病。該病還會造成脫髮、疲勞、不明原因的體重增加和抑鬱等,做個血液測試就能得到確診。
突然大腳趾增大痛風或其他炎症性疾病
專家說:「關節上突然發作的紅腫熱痛需要及時就醫。」
典型的原因包括痛風、關節炎、感染或外傷。
麻木周圍神經病變或神經萎縮
麻木多與神經病變有關,最常見的原因是糖尿病、慢性酒精中毒或是化療副作用。
如果你長了神經瘤,或只有一隻腳出現麻木感,這可能是由於足部、腳踝或後背的神經萎縮所引起的。短暫發麻也可能是鞋子太緊造成的。
腳趾囊腫遺傳性缺陷
腳趾囊腫實際上是腳部結構存在缺陷所引起的,是遺傳因素所決定的。
穿了不合適的鞋子也會加重症狀。該病只能通過外科手術加以矯正。
跟痛症足底筋膜炎
它是指在起床或從椅子上站起來的時候,腳後跟的底部出現劇烈疼痛。
穿太緊、太舊的鞋子、人字拖等都會加重症狀。建議患者對足部進行放鬆和伸展性練習,穿舒適的鞋子。
脫皮發癢真菌感染
在公共場合不注意對足部的保護(如隨意穿別人的拖鞋)很容易感染上足癬。
一般可通過局部塗抹抗真菌藥治療,白天儘可能保持雙腳涼爽乾燥。腳趾甲發黃真菌感染或修腳過度
經常使用指甲油會造成這種現象;但如果伴隨著腳趾甲發脆或剝落,則有可能是真菌感染所引起的。
妙 法
(一)人字拖最多穿1小時人字拖會對腳部造成危害,不要長時間地穿著它們走路,穿著行走超過1小時就應該休息一下了,所以旅遊的時候千萬不要穿人字拖。
另外要注意的是,人字拖與運動鞋一樣,穿到3-4個月就應該更換了,如果鞋底出現磨損和歪斜的情況就一定要及時更換。
(二)粗鹽熱水泡腳如果奔波了一天,感到腳部特別疲憊和酸痛,可以將粗鹽調進熱水給自己做個「足浴」,10-15分鐘就行。
能有助於舒緩腳部的不適感,促進腳踝和小腿的血液循環,舒展筋脈,改善下肢的僵硬感。
(三)自助腳底按摩在做完熱水足浴之後,如果還是覺得腳部很酸痛,也可以自己做個自助式腳底按摩。
先給雙手和足部塗上一層潤膚乳液,再用雙手的大拇指交錯按捏足弓的部位,不要一味地按摩腳部疼痛的部位。
(四)簡單的「物理治療」對於「傷筋動骨」的病來說,復健型的物理治療永遠比藥物治療更有助於恢復。
這裡先教你一個簡單的足部小運動:用腳輕輕踩住一隻小球(網球即可),運用腳底的力量輕輕滾動小球,如此可以按摩和刺激足弓各穴位,以及伸展小腿肌肉。
如果你的症狀嚴重的話,建議還是去醫院做專業的理療增強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