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3月剛結束不久的全國兩會(人大和政協會議)上我們得知了一條令億萬大陸民眾激動萬分而又忐忑不安的消息,那就是在十三五規劃的全面進入小康社會的落筆之際,黨中央
高層終於重提兩岸大一統這件大事,決議修建京
在今年3月剛結束不久的全國兩會(人大和政協會議)上我們得知了一條令億萬大陸民眾激動萬分而又忐忑不安的消息, 那就是在十三五規劃的全面進入小康社會的落筆之際,黨中央高層終於重提兩岸大一統這件大事,決議修建京台高鐵,從而連接大陸與台灣,構建一條血脈相通,骨 肉不離的橋樑,結束兩岸半個多世紀以來長期隔離的局面。然而這條輕描淡寫且看似一廂情願的美好倡議,是否能在中華幾千年歷史上寫下海峽之間濃墨重彩的一筆 呢?「理想很美滿,現實很骨感」或許可以形容眼前面臨的窘境。但命運掌握在絕大多數中國人的手中,統一大業不能久拖不決,經過近30年高速發展的大陸必須 得拿出魄力和決心把這張牌給打的響亮一點了。
京台高鐵規劃目前只是提出了初步構想,後期具體線路甚至施工安排還需要兩岸的磨合。大陸在十三五規劃中率先捅破窗戶紙向兩岸推出這條大膽而又逆天的 工程可以說是一石二鳥的妙計,首先,大陸掌握了主動權,向台灣表達了誠意與友好,願不願意接球就是台灣的事了,離5月20日台灣政權交接的時間不多了,蔡 英文這個被中央明確打上「台獨」印章的領導人不得不仔細權衡大陸踢過來的皮球,對她來說是極大的考驗;其次,這一建議也拉進了兩岸民眾實際的心裡距離,雖 說「台獨」勢力近期極度膨脹,但是大陸拋來的橄欖枝確實太過誘惑,大部分台灣民眾沒理由拒絕,這也在無形中對蔡英文等台獨分子施加了相當大的壓力。此事成 與不成已經不是蔡英文一人說了算了,而且大陸目的與用意已經達到,民進黨已經未戰先輸。
十三五規劃中的京台高鐵
雖然大陸已經走出了極為精彩的第一步,但是樂觀並不等於勝利,眼下的境況也不理想,此次規劃的由北京到東部沿海經濟帶,再連結福建至台灣的新世紀頂 級工程面臨的考驗有三:首先,那就是民進黨和台灣人民是否真的願意接受大陸的好意。經過李登輝和陳水扁的「去中國化」洗腦,很大一部分台灣人對大陸抱有敵 意,再在如今的民進黨即將執政的非常時刻,宣傳工作可謂寸步難行,這也就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最後工程的成功或失敗;其二,假如過了這第一關,接下來的第二關 也絕非易事,且不說工程的難度有多大,但該工程的耗費和規劃就註定又是一大難題,有杭州灣跨海大橋為先例,技術上雖然應該問題不大,但巨大的工程花費該如 何分擔?建成之後的經營權又該如何分攤,而且台灣的政體決定了工程不穩定性,以後如果台灣突然翻臉,這條耗費大量心血的工程該如何處置?最後,來自外來勢 力的壓力,美日長期視台灣為遏制中國的天然屏障,是封鎖中國東進太平洋的門戶,自然不會坐視兩岸一顰一笑搞親熱,維持現狀是美日的核心政策,這股壓力定將 不小,考驗大陸的難題還有很多。
蔡英文面臨中央和兩岸民眾的又一次嚴考
問題雖多,但這一建議絕不是憑空想像,而是中國人智慧與團結的結晶,是一種上升到偉大層次的嘗試,半個多世紀以來的長期分離,大陸民眾的統一之心從未減褪,不管島內如何翻江倒海,大陸人民始終心連心,甚至說一廂情願也好,也會將這條路走完。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只是開始了一半,在步入小康社會的最後幾年裡,時機已經成熟,統一之勢不可阻擋,武統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希望台灣獨派人士能感 受到大陸的一片熾熱之心,論實力,大陸已遠超台海多年,這次規劃的京台高鐵是實現兩岸從「軟統」到「硬統」的完美過度和最佳可行方案,從經濟開始慢慢稀釋 獨派信念,逐漸化整為零,化獨為和,化和為合,才是大陸終極目標。這條道路已經實現了第一步,隨著大陸的繼續發展和社會主義道路的深入,兩岸最終走向完全 統一符合歷史大勢和名族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