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空軍只有兩名維吾爾族飛行員,他們還是堂兄弟,母親為中國第一位維吾爾女傘兵

@ 2017-07-05

今天,一公里君就帶大家了解一下這兩兄弟的故事。

維吾爾族堂兄弟飛行員尼加提·庫爾西(圖右)和法爾彼·阿里木(圖左)。

部隊大院長大的兩兄弟

哥哥尼加提·庫爾西和弟弟法爾彼·阿里木是「紅三代」,他們的爺爺奶奶是新疆首批維吾爾族共產黨員,都是為新疆的和平解放做出了貢獻的老戰士。尼加提的爸爸曾經是一名軍人,復員後進入政府單位就職,法爾彼的媽媽爾孜規·阿優夫,是中國第一位維吾爾族女傘兵。

因為父母工作很忙,尼加提、法爾彼與其他兩個堂妹在爺爺奶奶家長大。他們從小在軍人大院裡生活,對部隊生活耳濡目染。

小時候,通過電視和遊戲,兩兄弟對天空產生了興趣。

「那時候的我們對天空只是簡單的憧憬,覺得能飛上天很刺激、讓人激動。我當時認為只有優秀的人才能做這樣的事,對飛行員這個職業並不了解。」尼加提對記者說。

2006年,尼加提十八歲,決定報考空軍航空大學,家裡人給他做思想工作:飛行員並不是你想像中的那樣,簡單的在天上飛而已,需要長期的投入,還要做很多精細的工作……

尼加提說:「爸爸一直對我說,作為一個男人,要站出來保衛家人,也應該為國家做些事情。我認為當飛行員是一種光榮,我想接受考驗,實現自己的價值。」

兩年後,法爾彼也跟隨哥哥的腳步,考上了空軍航空大學。

圖中最後一排站著的是尼加提,第一排坐著的是法爾彼。

軍校生活的酸甜苦辣

剛進入軍校時,主要學習文化課程及進行體能訓練。兩年共有六七十門課程需要學習,訓練量很大,除去睡覺,每天只有一兩小時的自由時間,有時候,凌晨四點就得起來訓練。

每一年考完試,都會淘汰一些人,也有個別人堅持不下來選擇放棄。

「我知道這條路很難走,因為一個飛行員成熟起來至少需要十多年的時間。但是對我而言,認定了一個目標,就要盡全力完成。困難不是來自外部,而是內心。」尼加提對記者說。

兩兄弟堅信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平日裡,他們時常聚在一起分享飛行心得,並主動拿自己的經歷跟其他飛行員交流,從中學習更好的經驗。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他們都順利進入第一批單飛隊伍。

現在回想起第一次試飛的初級教練機,「感覺汽車都比我們快,哈哈!」尼加提說。

「肯定是相當激動啊,咬牙堅持了兩年多,付出終於有了回報。」法爾彼對記者說。

圖為法爾彼。

從「讓你飛」到「我要飛」

兩兄弟通過不斷練習、總結,用了一年的時間從初級教練機升級為噴氣式高級教練機,又用了一年的時間升級為噴氣式戰鬥機,現在,雙雙升級為殲擊轟炸機飛行員,也是在國內飛行員系統中僅有的兩位維吾爾族飛行員。

儘管反覆的訓練,不斷的改裝很枯燥,但他們覺得在年輕的時候,能為國家做一些事,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

「年輕人想做一件事,往往會遇見很多不支持,但是我們很幸運,我們做的事情,不僅自己喜歡,我們的家庭還有我們的國家都很支持。」尼加提說。

兩兄弟從兒時的仰望天空,到俯視地面上的村莊、縣城、城市,一路從北飛到南,再回到新疆,一步一個腳印,一直堅守著心中的信念與夢想。

他們還想要飛得更遠,更高,爭取早日成為王牌飛行員。

圖為法爾彼。

工作之外的生活

兄弟倆在工作之餘,把儘可能多的時間留給家人。

尼加提與愛人。

尼加提的愛人是中央民族大學的在讀博士生,去年剛剛生了一個可愛的小公主,平日裡,尼加提工作忙,不能在身邊,家裡所有的事情都靠愛人一個人打理,「比起我,她承擔得更多。」尼加提對記者說。

所以,尼加提休息的時候,一定會陪在愛人與孩子身邊,享受平凡生活帶來的樂趣。

作為一名飛行員,鍛鍊身體是必不可少的一項日程。所以,尼加提與法爾彼都很喜歡運動。

在閒暇時間,他們喜歡看書。兄弟倆都認為通過看書,能增進對社會的了解,可以學習到更先進的東西。

尼加提一家。

每代人都應該做每代人的事情

「國家很大,到底有多大,我們是親眼見證的。」尼加提對記者說。

和平年代,對軍人來說,是寶貴而值得珍惜的。在這倆兄弟心中,今天的一切來之不易,現在的和平是爺爺那一輩打仗、用血用肉換來的,而我們這一代人的任務就是要守護這片土地,守護這份和平。抓住和平時期,珍惜現在,好好發展自己。

「當我以一個軍人的身份再次回到家鄉,尤其是當我在天上看她的時候,新疆的美強烈震撼著我,我更熱愛新疆了,我告訴自己,要盡全力來守護她。」尼加提對記者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