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武器曾令美國海軍聞風喪膽,號稱領先西方20年

@ 2016-03-21

這件武器曾令美國海軍聞風喪膽,號稱領先西方20年

舊日本海軍除了大和號和潛水母艦外,還有這麼一件威力巨大的武器。在二戰中,這件武器成為美國海軍揮之不去的噩夢。

在華盛頓海軍條約簽訂後,日本海軍需要一型重型魚雷,以彌補簽訂後噸位上相對於美國海軍的明顯劣勢。93式氧氣魚雷就此應運而生。93式氧氣魚雷(日本稱之為93式酸素魚雷)與當時其他魚雷的不同之處在於其使用純氧助燃。首先,因為純氧的燃燒釋放的能量是空氣的五倍,能極大地提高魚雷推進器的工作效率,相同體積下射程大大提高;其次,氣體所占空間減少,這讓戰鬥部的裝藥量大增,使得魚雷的爆炸威力達到了當時驚人的水準;最後,氧氣魚雷還可以避免尾氣的排除,這樣基本消除了航跡,讓對方難以發現並規避。但是由於氧氣處理過程十分危險,各國都放棄了研製,唯有日本堅持了下來,成就了威力空前的93式魚雷。

有了直徑610毫米,航速48節,戰鬥部重達500公斤,射程達到20公里的重型魚雷,日本海軍一下子獲得了水面艦艇作戰的巨大優勢,日本海軍也據此加強訓練,改良戰術,將雷擊作為水面艦艇的重要戰術加以操演。相比之下,美軍水面艦艇當時使用的Mk. 15型重型魚雷重量不足兩噸,戰鬥部重量僅為374公斤,射程更是只有93式魚雷的1/3。在二戰初期缺乏新型傳感器的時候,93式氧氣魚雷一下子成為了黑夜裡的冷酷殺手。瓜島戰役中,瓜達卡納爾島周邊海域的複雜地形和美軍夜間雷達尚不穩定的情況給了日本魚雷最佳的使用環境。

1942年11月30日,塔薩法隆格海戰中,美國第67特混艦隊的5艘重巡洋艦和6艘驅逐艦試圖攔截準備為瓜島日軍運送補給的8艘日軍驅逐艦。兵力上美軍占優,但趁著美軍重巡洋艦集中火力攻擊日軍先導的「高波」號,進而暴露自身位置的時刻,日軍其他驅逐艦釋放了93式氧氣魚雷。

美軍旗艦「明尼阿波利斯」號正在進行艦炮齊射,忽然被兩條魚雷命中,艦首被炸毀。在「明尼阿波利斯」號後面的「紐奧良」號為了避開失控的旗艦,被迫急速右轉,左舷正好撞上一條93式魚雷,爆炸隨即波及到彈藥艙,引發了劇烈爆炸,裂開的破口一直到二號炮塔,航速銳減到5節,幾乎失去戰鬥力。第三艘巡洋艦「彭薩科拉」號為了避開前面的受傷友艦,向左急轉,夾在日艦和受傷起火的兩艘美艦中間,在火光的映照下,分外醒目,馬上成為日艦的攻擊目標,被一條魚雷命中,機艙進水,主炮失去動力無法開火,全艦多處起火。第四艘巡洋艦「檀香山」號吸取了「彭薩科拉」號的教訓,向右急轉,從兩艘起火的友艦右側通過,沒有暴露,它一面用主炮射擊,一面向薩沃島方向撤退。第五艘巡洋艦「北安普頓」號也隨著「檀香山」號從受傷友艦的右面通過,邊打邊撤,二十一時四十八分,被日艦「親潮」號發射的兩條魚雷擊中,機艙進水,艦體傾斜,艦尾燃起熊熊大火,於次日凌晨沉沒。美軍後衛的兩艘驅逐艦遭到己方巡洋艦的誤擊,便迅速撤出戰鬥。

艦艏被摧毀的「明尼阿波利斯」號

毀傷至B炮位的「紐奧良」號,圖上裝備了維修用的臨時艦艏

海戰後被拖回的「彭薩科拉」號

「北安普頓」號

這場戰鬥,處於劣勢的日軍反而取得了巨大的勝利,以損失1艘驅逐艦為代價,擊沉美國重巡洋艦1艘,重創三艘。究其原因,便是因為這場戰鬥的環境非常適合93式魚雷,日軍在這場戰鬥中將93式魚雷的性能發揮到極致。

當然,在後來的太平洋戰爭中,航空兵成為了絕對主角。同時,美軍夜間雷達技術的穩定讓日軍的夜戰優勢喪失殆盡。雖然依然取得了一些戰果,但93式魚雷再也沒有那麼好的機會能夠一展雄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