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5裝上大炮,打得日軍屁滾尿流落荒而逃

@ 2017-02-23

B-25裝上大炮,打得日軍屁滾尿流落荒而逃

1938年3月,美國空軍提出了對雙發中型轟炸機的最低要求:載彈1200磅、航程1200英里、速度大於200英里/時。波音、麥道、貝爾以及北美公司出標,最後北美中標,B-25隨後亮相。

B-25米切爾(Mitchell)中輕型轟炸機B-25是二戰全球戰場中最為優秀的中輕型轟炸機之一,它以「米切爾」命名,以紀念一戰中美國指揮官威廉.米切爾(WilliamMitchell),在空軍從陸軍分離的過程中,米切爾作出了重要的貢獻。B-25也是美國空軍為數不多的以名字命名的飛機。

1939年研究出來的B-25「米歇爾」是一種挺皮實的飛機,1979年最後一架才從印尼空軍退役,二戰的時候,B-25常常被子彈打得渾身是洞,這也太涼快了罷,機械師就給飛機打塊補丁,刷塊黃漆,有的飛機洞洞太多,最多的一個居然有400多塊,就被叫作「補丁飛機」,太多的補丁影響了空氣動力性能,那飛機居然飛不了直線,只能壓著6度的垂直舵角,側著身飛行,象「螃蟹一樣」幾乎橫著飛過天空。二戰的時候,這種飛機曾經被改裝成強力的反艦攻擊機,最多裝上18挺重機槍,橫掃西南太平洋的海空,這段傳奇和阿甘爹有莫大的關係。

如果不是杜立特空襲東京,B-25轟炸機不會那麼出名;而如果不是阿甘爹這位傳奇飛行員的創新,這種適於水平轟炸、先天腿短的(航程2000公里)的中型轟炸機,不會成為橫掃太平洋上的末日神器,B-25最多被安裝上18挺12.7毫米的M2重機槍,有的甚至裝上75毫米坦克炮,B-25象火掃帚一樣,水平攻擊,鋪天蓋地噴撒著炮彈雨,把一艘艘日本軍艦打成碎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