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有那麼一大幫政客總是變著法兒在中日間挑事,時不時地向中國挑釁發難,使兩國關係保持在他們想要的緊張度,以售其奸。最新的事例是,日本自民黨稱,將就東海油氣田問題到國際仲裁法院狀告中國,抗議中方"違反中日協定",單獨開發東海油氣田。日本這是無理取鬧,荒唐可笑。
據日本《產經新聞》報道,自民黨15日就"日中分界線"油氣田問題舉行會談,並於16日作出最終方案提交政府,由政府出面向國際仲裁法院提起對華訴訟。報道援引自民黨的話稱,"有必要展示日本政府在該問題上的強硬態度",並要求中國政府在已經中斷的中日東海油氣田共同開發問題上重啟談判。報道說,自2009年中日釣魚島漁船衝突事件之後,中方單方面中止了東海油氣田資源開發談判。截至2015年7月,中方在"日中分界線"附近新造16個油氣田設施,中國仍持續推進其資源開發作業。
日本自民黨這是在翻舊帳,因此很有必要回顧關於東海油氣田的來龍去脈,不能任由日方混淆視聽,顛倒是非。
根據1982年《聖地亞哥宣言》規定,由領土向外伸延200海里之內,屬所有國的專屬經濟區。但中日之間的海域最寬處僅360海里,兩國專屬經濟區出現重疊。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兩國分歧很大。中方主張《海洋法條約》規定的大陸架延伸理論,認為應按沖繩海溝作為兩國專屬經濟區的分界。
該條約規定,2500米深度是切斷大陸架的標準,而沖繩海溝深2940米,完全符合規定。日方的觀點是,以雙方等距離中心線劃分,即所謂"中間線"原則。據此,日本可多得21萬平方公里的海域。
在上世紀80年代,日本多次提出以中間線劃定兩國經濟專屬區,中方不認同。鑒於當時兩國關係全面發展,中方提出"擱置爭議,共同開發"原則,同時一再強調,絕不接受以"中間線"為前提討論共同開發。2008年,中國從大局出發,同意日本企業參與位於"中間線"以西中國海域的春曉油氣田合作開發,相當於接納外資企業,同時提出共同開發爭議區的建議。
日本偷梁換柱,存心把"共同開發爭議區"解讀為"共同開發包括春曉油氣田在內的爭議區",目的是實現以"中間線"劃經濟專屬區的美夢。對此,中國指出,雙方就共同開發達成的原則共識是一種過渡性措施,臨時性安排,不影響中國在東海主權和管轄權。
事實非常清楚,中國從來就不承認日本"中間線"主張,中國開發的油氣田全都在"中間線"西側中國一側,日本沒有權力說三道四。至於日本稱春曉等油氣田與中間線日方一側的海底油氣相連接,中方油氣田將會吸走本屬於日本的油氣資源,純屬毫無證據的臆想。需要強調的是,2009年釣魚島撞船事件和其後日本上演的"購島"鬧劇,已完全破壞了合作開發的基礎,日本企業也就沒有資格參與春曉等油氣項目的開發,日本的瞎折騰已經毀了雙方重啟談判的氛圍和必要條件。
日本作為二戰時納粹德國的盟友,至今迷信戈培爾"謊言重複千遍會成為真理"的大有人在。在東海油氣田問題上,日本採取的策略是,"向中國反覆提出抗議,要求停止作業",給世人這樣的印象:日本一定是吃了中國的虧,日本有理,不然怎麼會那麼高聲大嗓四處喊冤?
自民黨一些人學菲律賓的樣子,把中國告上國際仲裁法院,顯然是想進一步製造"日本受欺負"、"日本有理"的假象,在國際上混淆視聽,抹黑中國。日本未免太不自量力,錯估形勢,是不是以為惡人先告狀就能得逞,是不是自認為那裡有熟人就可以路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