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的機車文化到底是怎樣的?
我們應該怎麼定義「機車文化」呢?
是不是路上很多大排量進口車與俱樂部就算有機車文化?
還是機車市場有許多專業的改裝技術和配件選擇才算有機車文化?或許是不是可以簡單定義成一種最基本對路上大小摩托車被接受與寬容才算有機車文化?
其實文化真的很難用文字去解釋,是需要去體會和感受的,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泰國的機車文化;
摩托車上的王國 ,感受泰國機車文化
我們從最基層的摩托車來開始分析,也就是大街小巷能看得到的小踏板/小排量摩托車,一般低於200cc。
幾乎整個東南亞(除了新加坡)以外,大部分老百姓在家裡都會有一輛小踏板車座位代步工具。
無論是接老婆孩子,去上班,為了避開擁堵的交通,家裡即使有車,都會首選騎個小踏板出行,因此,泰國公路上開車的司機與騎摩托車的車友都是有一種互相理解共識,禮讓與尊重的意識。
這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在很多國家可以觀察到摩托車往往會被當成 「二等公民」的象徵,也有見證到許多摩托車在不寬容不禮讓的騎行環境下出了無謂的交通事故。
在泰國你能看到十來歲小姑娘與七老八十的老頭在同樣擁擠堵路上與汽車皮卡騎行,不會像在國內是一種低收入的經濟符號。
無論汽車摩托車大小國產進口,沒有誰歧視誰,各走各的,該讓就讓。
都說泰國是摩托車的天堂,那麼在清邁就是天堂中的天堂;
你一來到清邁會觀察到,清邁的街道很窄可是摩托車的數量就像80、90年代的北京城中的自行車一樣多;
但是有一個很不一樣的現象,幾乎是聽不到喇叭聲,除非是緊急情況出示警告,按的話也就輕微剎那按一下,不是掃機關槍那種節奏。
泰國人因為經濟繁榮也更有能力購買好的車,但是百姓還是比較實際理性的心態,有錢了未必要買豪車炫富,以實際用途為主,短途代步騎個踏板,長途拉貨就開皮卡轎車或騎大排玩。
路上皮卡踏板車比比皆是,但是奔馳寶馬極少數,雖然泰國汽車進口關稅與中國差不多。
雖然摩托車本生就是一個風險較高的交通工具(尤其是在魯莽的車手與不良環境情況下),在泰國這種寬容禮讓的意識下無論是代步,在山路玩壓彎,直路巡航,長途穿越,都是很享受的。
不過,一個活躍的機車文化必定有先天與後天的因素:
一是:四季都夏天適合騎行
二是:外國廠家投資泰國組裝場。
談到氣候這個話題就不必太多解釋,泰國屬於熱帶的緯度區域,全年屬於暖和狀態,年底屬於較涼快的,也是旅遊旺季。春夏會有固定的雨季季節,但一般也就是短短的雷陣雨,一般不會影響騎行。
短短的十年前,只有低端廉價的日本牌子車可以在泰國組裝,一般低於200cc。當今的市場判若兩人,更像個北美的機車市場!杜卡迪,凱旋,寶馬,川崎,本田,鈴木也漸漸增加它們中高端車型在泰國設立廠組裝這些車型 。
一個主要原因是在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後,泰銖貶值率讓國外廠家看中這個黃金地的投資機會。
泰國那時的經濟受到嚴重打擊,政府為了促進經濟的恢復,加強了引進外資的工作,向國外廠家推廣泰國成熟的機械化技術與人民優越的職業道德與素質。
有這麼大的優勢,加上未來摩托車銷售的市場龐大, 摩托車廠家把亞洲的組裝基地注意力都放在到泰國。
汽車行業也是跟著這個趨勢發展,很多日資廠家也在泰國設立組裝廠。雖然中國,韓國,台灣,印度,越南,馬來西亞也有摩托車的組裝與製造能力,但是因為天時地利人和各種條件,選中了泰國。
你們現在在國內可以觀察到大貿車逐漸價格往下的趨勢,也是因為在泰國組裝的車在亞洲出口的稅率比從歐美的低許多。
許多款型例如川崎忍者250,Z800,ER6,VStrom 650,杜卡迪 795,Diavel, Hypermotard, BMW F800GS, F800R, CB500 系列等等都是泰國組裝的。
可是廠家也聰明,把高端車型留在本國組裝, 這樣的安排的確是個最理想的。廠家在本國保留了最尖端的技術和人才彙集,但把勞動密集的組裝外包給泰國。廠家,國家經濟,車友都是大贏家。
在這市場良性循環的風氣下,廠家也會特別『照顧』當地的市場,例如把最新的款型在泰國推出
在迅速增長的摩托車市場,改裝與售後零件市場的發展也是必然的。
隨著車友的要求越多元化加上國外的影響,近幾年各種車店已經成為了當地機車的主導者。每年在泰國都經常主辦改裝秀與展覽,各地的聚樂部也是很踴躍的參與。
只要你在泰國有輛摩托車,改裝的尺度和選擇是無限的,唯一的限制是你銀行的帳戶。你會感覺到車友改裝車的初始想法是表達自己的一種性格和心態,而不是為力炫耀自己車有多麼牛。
因為各種車型需要不同的改裝技巧,藝術表現與風格的配合,跑車街車,越野車,踏板車,太子車,哈雷車,穿越車都有不同的專門店為他們服務。
近幾年很火的趨勢是復古改裝和翻新古車和摩托車,在泰國有很多傳宗接代的老車,父親傳給子女的機車。可見泰國的摩托車文化不是一朝一夕產生得,而是歲月的累積。
老款寶馬,凱旋,甚至本田山葉CB/FJ系列也改的有聲有色,翻新的車做工一流。Vespa和Lambretta兩個義大利踏板車品牌也逃不過愛好改裝的車迷!
關於摩托車俱樂部,在泰國真的是不勝枚舉,從老外組辦的Hell’s Angels, 泰國的Mongols、Ulysses、Jester、Mad Dog,其中Outlaws算是比較出名的,主要玩哈雷太子改裝的。
但無論你是騎踏板車,跑車或穿越車,肯定有個大大小小俱樂部可以讓你熱血沸騰的去加入,是個交友和同伴出行的好渠道。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政府的參與直接與無形中促進這個機車文化的發展。
除了曼谷以外,大部分泰國的公共運輸較落後, 如果沒有便宜效率高的代步工具讓人民出行方便,估計這個文化都誕生不了(泰國天氣較熱,不適合長期騎自行車)。
因此,如果經濟條件較差的泰國人需要買個摩托,凡事有收入的都能申請分期付款買摩托車,利率也較低(20%首付,利息4-5%一年)。
以下三張圖片上的表格就是2016年Honda、Yamaha和BMW針對現有車型可以分期付款購買的明細,最長可以分期到48個月,這樣對車友來說,不會有很大壓力就可以擁有自己喜歡的車。
這樣的金融措施讓摩托車普及進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得感謝政府與金融行業的推動才能實施的。加上,泰國也沒有任何城市是禁摩的,促進了整個摩托文化的發展。
泰國可以說在亞洲內是機車文化最強的國家之一,但是任何文化的蓬勃發展都需要政府來支持和文化信仰者的延續不管缺少哪一樣文化的傳承最終都會成為泡影!
近日,一條「自駕摩托車遊歷泰國已成歷史」讓很多車友議論紛紛,有人批評國人素質不好的,才會造成這樣的結果,我想說的是,我們不去議論別人的對錯,我們先做好自己,為好的機車騎行文化做出自己的表率。
通過這篇文章我們希望所有喜愛摩托車的人都能了解到泰國的機車文化,但是,說到文化的根底與起源根深肯定不是幾行字就帶代表。我們也會不停的觀察,不停的學習,不停的追根,來了解屬於我們自己的機車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