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中後期,中國面臨著某些大國的核威脅和核訛詐。由於當時核武器只被世界上屈指可數的幾個國家所壟斷,則更為其罩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為了國家安全的需要,中國決定研製核武器。 1955年1月15號,毛澤東主持中共中央書記處擴大會議,作出了創建中國核工業、研製核武器戰略決策。在聶榮臻元帥的親自領導下,中國的國防科技工作者們在一無外援、二無材料、條件十分艱苦的環境下開始了核試驗的歷程。
1964年10月16日15時,羅布泊核武器試驗場,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 兩個小時後,周恩來總理在人民大會堂接見3000名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的演職人員時宣布了這一特大喜訊,剎那間,消息傳遍了全中國、全世界。國外最先獲得中國爆炸原子彈消息的是美國,美國總統詹森卻聲稱:「中國只不過爆炸了一個小東西。幾天後,美國根據可靠情報又改口說:「中國這顆原子彈的當量比我們當年投向廣島的那顆還要大」。
原子彈爆炸的當晚,中國政府發表聲明,用毛澤東主席的一句名言就是這樣說:「原子彈是紙老虎」。過去我們這樣看,現在我們仍然這樣看。中國發展核武器,不是由於中國相信核武器的萬能,要使用核武器。恰恰相反,中國發展核武器,是為了打破核大國的核壟斷,是為了防禦。中國政府鄭重承諾:中國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會首先使用核武器。
當世界震驚中國原子彈威力之時,國人還沉浸在原子彈所帶來的作用之時,基本沒有人在想它的製造成本。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枚原子彈爆炸。根據最近解密的資料,為了這枚原子彈的爆炸,中國一共花費了28億人民幣。結合早前公布的模糊資料,中國在截止80年代初的整個核計劃上(第一代核武器的發展研製與工業體系建設),投資相當於一個寶鋼規模的鋼鐵廠--據此估計是300億人民幣。
1955年1月15日,中國啟動代號為02的核武器研製計劃。如果以此計算,十年間平均每年的原子彈發展費用是2.8億。如果是596工程,即中國首枚原子彈研製工程,並於1959年作為計算起點,每年的費用是4.7億。如果極端計算,1962年正式啟動第一枚原子彈試驗計劃開始,三年間平均每年是9.3億元。
要知道三年韓戰總費用為62億元人民幣,假如按最大的估算就是中國為了核計劃,在十年間等於又打了兩場韓戰,且沒有數十萬生命的犧牲,其還使中國永免外敵的大規模侵略!當美國總統詹森看到這個數據之時感嘆:中國是一個了不起的國家,任何一個輕視於他的國家都會為了他的愚蠢而買單。並且這個國家的創造力總是讓人心驚,當我看到這個數據之時,我不得不感嘆我們核工業的科學家有點落後於人,並且這個數據讓我難以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