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有一檔非常人氣的綜藝節目,叫《優しい人なら解ける クイズやさしい》(只有體貼的人才解開的謎題!),每周2晚8點左右在富士電視台播放。
每期節目都會搜集很多常見,卻容易被人忽視的細節,連現場日本藝人都常常答不上來。問題答案公布後,常常讓人驚訝之餘頗為感動。
今天為大家整理一些有趣的問題,看你是不是一個能解答出問題的體貼的人吧!
問題1:
日本的果汁、牛奶大多採用紙盒包裝,
為了減少垃圾回收工作量,
鼓勵居民進行更徹底的垃圾整理分類,
日本廠家想出了一個溫暖而有趣的辦法,
讓不少人樂此不疲的進行垃圾分類,
你知道是什麼方法嗎?
答案:
喝完過之後的紙盒,
只要沿著中縫拉平對摺,
就能看到一行小字!
放大看一下,寫的是:
謝謝你幫我們把紙盒拉平對摺好!
紙盒經過這樣的處理,
就很容易整理成捆,集中分類回收。
為了環保日本人算得上煞費苦心。
問題2:
日本愛知縣1號國道是每年交通事故最多的一條路,
其中大部分原因是由於超速造成的。
去年,愛知縣交通部門想到了一個好辦法,
大大減少了1號國道的事故發生率,
你知道他們想的是什麼辦法嗎?
答案:
他們在這條限速50Km/h的路上新設置了8個信號燈,
每個信號燈都按照時間依次變換。
只有保持50Km/h(日本限速)的速度,
才可以中途不停的通過這1.5公里路段。
如果速度超過50km/h的話(超速),
基本上就會一個紅燈接一個紅燈,
與其那樣還不如老老實實的限速50km/h。
問題3:
日本的新潟県冬季寒冷,積雪嚴重,
市民步行出門極為不便。
30年前,一位普通白領男性想出一個簡單可行的方案,
自費購置了一種常見工具,
放置在公交車站台以及斑馬線信號燈附近,
並設計了使用方法,
讓冬季步道積雪問題得到了很大解決,
你知道這個工具是什麼,怎麼用嗎?
答案:
答案就是鐵鍬,工具雖然簡單,
用途卻只有心思細膩,替他人考慮的人才能想到。
鐵鍬上方的看板上號召大家,
在等紅綠燈或者公交車時,
主動幫助清理道路積雪。
實施30多年來,僅新潟県新潟市內,
就設置了389塊看板與鐵鍬。
連同樣冬季積雪的富山縣和福井縣也開始普及。
寒冷的冬季看到這樣的鏟雪畫面,
是否會感到些許溫暖?
問題4:
日本人喜歡喝咖啡,也喜歡喝茶。
但是為什麼咖啡杯都有把手,
茶杯上卻不帶把手呢?
答案:
日本茶的最佳飲用溫度在60度左右,
這也是人體肌膚剛好能接受的溫度。
所以不加把手的目的就是,
讓喝茶的人通過手接觸茶杯來判斷溫度,
當手可以接受這個溫度的時候,
就是茶口感最好的時候。
問題5:
日本人非常喜歡吃烤香腸,
但細心的你有沒有發現,
日本人烤香腸的時候,
會事先在香腸表面劃幾刀呢?
你知道原因嗎?
答案:
有些人以為是為了讓油更好滲出,
其實不是這樣的。
真正原因是烤香腸表面很滑,
用筷子很難夾起來。
因此日本人想出了一個辦法,
就是在上面劃幾刀,
這樣既不會影響口味,夾起來也方便。
問題6:
日本是個電車大國,
尤其在東京、大阪等一些大都市,
電車是主要的交通工具。
那麼你在日本乘電車時,
有沒有發現點車門外面靠下的位置,
有一個可以拉拽的凹槽呢?
知道它用來幹嘛的嗎?
答案:
由於日本地震災害很頻繁,
每當發生意外電車都會立即停止。
在門外面裝一個拉手的凹槽,
是為了發生緊急情況時,
方便於外面的救援人員打開車門。
問題7:
日本到處可見自動販賣機,
但是你有沒有發現,
很多販賣機上有一個標有地址的牌子,
這可不是單純為了管理方便哦,
你知道還有什麼用處嗎?
答案:
如果在路上遇到突發事件,
想要報警或者叫救護車的時候,
卻不知道所在地址,
而且也沒有標誌性建築,
救援人員就無法及時趕到。
這時候,你只要找到一台自動販賣機,
馬上就可以知道自己的具體位置了,
漲姿勢了吧!
問題8:
在1992年以前的日本,
人行橫道兩邊都帶有白色豎線的(如下左圖),
但是到了1992年以後,
人行橫道兩側的白線就不見了,
你知道為什麼嗎?
答案:
當時有人向政府部門提意見指出,
由於兩側帶有白線的人行橫道,
在下雨天時中間方格部分容易積水,
而且白色噴漆太多容易滑倒,
因此,從那以後就去掉了兩邊的橫線。
問題9:
日本很多道路的標識牌並非實板,
而是在上面設計了很多的小孔,
你知道這些奇怪的小孔有什麼作用嗎?
答案:
日本交通部門考慮到逆光行駛的司機,
受陽光照射很難看請標識牌上的文字,
加上小孔以後陽光會透過標識牌,
這樣就很容易看清了。
問題10:
長期以來,日本小學生胸口都帶著姓名牌,
以前都是用別針直接固定在衣服上的,
但如今姓名牌都採用可旋轉設計,
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答案:
在孩子獨自上下學的路上,
如果遇到心懷不軌的壞人,
很容易被記住孩子名字,
並進一步學校和家庭住址信息。
有了這個旋轉設計,
放學後就可以把姓名牌翻轉過去,
走在路上也不容易被看到。
雖然只是小小的改變,
但卻很大程度上保護了孩子的安全。
講這些日本的人文細節,不是為了謳歌這個國家有多偉大,而是以它為參照,讓更多人知道,我們自己的國家還可以變得更加無微不至。
更多關於日本內容請關注我們:
微信公眾號 :日本窗
微信公眾號 :看日本
關注兩個神奇的微信公眾號
這裡,有關於日本的一切
↓有話下面評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