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3月18日,是全國愛肝日。2016年愛肝日的主題是:生活需要愛心,也需要愛肝。
吃肉跟護肝有什麼樣的關係?看到本文之前,您一定會認為為了肝臟健康最好少吃肉,因為可能會誘發脂肪肝。但是,不是所有的肉都是肝臟健康的「敵人」,比如下面這兩種肉。
美國《消化道藥理學與治療學》雜誌刊登中國一項新研究發現,吃雞肉和魚肉可以顯著降低罹患肝癌的風險。浙江省腫瘤醫院研究人員對1956~2013年近50萬名參試者的多項相關研究進行了綜合分析。結果表明,多吃白肉(雞肉等)和魚肉可使原發性肝細胞 癌(HCC)危險降低22%~31%。不過,研究人員表示,沒有證據表明,吃紅肉、加工肉類或肉類總攝入量過多會增加肝癌發病危險。
業內人士介紹說,與雞肉相比,魚肉更適合作為肝臟的保健肉類。
那麼,您一定會問,為什麼魚肉就對肝臟有好處呢?因為魚肉中還含有一種不飽和的脂肪酸,稱為二十碳五烯酸,這種脂肪酸熔點低,不僅有利於B肝患者吸收利用,而且可以防止低密度膽固醇在血管的沉積,阻止動脈粥樣化症和冠心病的發生。除此之外,二十碳五烯酸可直接阻滯肝癌細胞中具有類似激素功能的蛋白,使肝癌患者消瘦的過程得到逆轉。所以肝病患者吃魚肉還是有好處的。
人體存儲維生素的「倉庫」是肝臟。如果肝臟受損,那麼「倉庫」維生素的存儲能力也會下降。研究表明,維生素A能保護肝臟,阻止和抑制肝臟中癌細胞的增生。它能使正常組織恢復功能,還能幫助化療病人降低癌症的復發率,而魚肉中就含有大量維生素A。
B族維生素就像體內的「油庫」,它能加速物質代謝,讓它們轉化成能量,不僅能給肝臟「加油」,還能修復肝功能、防止肝脂肪變性,進而起到預防脂肪肝的作用,而魚肉中的B族維生素也是含量比較豐富的。
但是肝病患者需要注意的是,肝臟本身不好的情況下,吃魚一定要吃新鮮的魚。由於魚肉所含水分和蛋白質較多,結締組織較少,很容易腐敗變質,且速度比較快,有些魚類剛剛死亡,體內已產生食物中毒的毒素。因此,吃魚一定要新鮮,儘量少吃死魚或者腌制的魚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