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海釣高大上的玩法
海釣是每一個釣魚人的夢,但是不是所有的釣魚人都能夢想成真,因為海釣的昂貴費用,很多釣魚都是望而興嘆。不僅僅是因為海釣昂貴,大多數的人是因為不想海釣時空手而歸,畢竟內陸的釣魚人並沒有多少擅長於海釣的。對於大多數對於海釣懵懵懂的釣友們,如果你們有機會去實現一下自己的夢,不妨看看下面的文章,可能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幫助哦。
海釣重要的不僅僅是海釣裝備,更重要的是海釣技巧,以及你對大海的認識。大家都知道,不是長期在海上的人,出去海釣一定要喊一個老船長。為什麼?其實我們這樣做的原因,不僅僅是因為老船長熟練的駕船技巧,更多的是因為想借著老船長對大海的認識去找到魚。所在海域的不同,生活的魚種會有很大的差異,一般來說,相同的海域魚的種類幾乎世代不會改變,有的魚常年有,有的魚有明顯的季節性,這就需要利用到老船長的智慧了。
其實小編這裡有一個簡單的方法,可以讓大家了解一些簡單的魚訊:可經常留意魚市場所賣的海魚,從中發現一些規律。您不妨做個記錄,一年中,近洋可釣魚類在市場上所賣的一共有多少種類(指本地魚民近洋捕釣的魚種)。每種魚最早出現在幾月份(最好以農曆計算)旺季出現在幾月份,結束在幾月份,並把每種魚類出現的訊初、訊中、訊末氣溫記錄下來,因為氣溫對魚類生殖、索餌、越冬洄遊等諸多因素關係最密切。如果您有興趣,記錄可再仔細點,如氣候特徵,是否大水小潮訊等等。這就是海釣各種魚類釣期選擇的第一手資料,而且對來年海釣也有指導意義。您可以根據魚訊出現的最佳時期,選擇最佳釣期。這對於海釣來說是最為重要的,如果您選擇的釣期不准,釣對象魚就比較困難。
據掌握的各種魚類,對魚進行分類,熟悉其生活的游層。不同魚生活在海洋游層會有明顯的差異。有的魚生活在大海的上層,有的魚生活在底層,有的生活在中層,但隨著潮汐、氣候、晝夜的變化,游層明顯會改變。如釣赤(魚工),一定要底釣,如果採用浮釣就不行,鮁魚、鱸魚、鯧魚等屬上層魚,就可採用浮釣或拖拽釣法等等……那麼如何熟悉魚的游層呢,您可參照一些海釣技法資料,只有熟悉了您所在海域的各種魚類游層分布,才能確定最佳的釣法,從而更有效地釣取各種魚類。
海釣魚餌是相當廣泛的。各種小魚、海蜈蚣、海蟑螂、小泥鰍、海蝦、石蟹等都是海釣的上等魚餌。但使用時一定要注意保鮮。有的甚至非活的不可。如釣石斑魚、鱸魚等魚種最好使用活的釣餌,如果釣餌是死的,您可用提竿逗遛的方法,使餌料產生動感,才能吸引魚上鉤。另外,由於所釣魚種魚嘴大小差異很大,釣餌及魚鉤的大小一定要與所釣魚種嘴的大小相吻合。
釣點不同,海釣的差異也有所不同,岩礁、海灘、船釣等等。在水深50米以內,船釣、岸釣為便。海上船釣有一個"竅門",即應找海底或海島邊有石塊的地方,那裡是魚類覓食、棲息之處,故定可以釣到海魚。實際上,這是進行海釣的一般規律。但是,在這種有石塊的海底釣魚,常會被石塊纏住鉤、線。所以每次外出海釣時,應多帶些鉛錘、漁鉤、漁線等裝備,以彌補垂釣時的較大損耗。
綜上所述: 海釣,即依據海洋中各種魚類生活的海域環境形態,配合其生活習性、棲移狀況、季節與氣候因素、覓食習性等,採取有效的方法,以釣具和餌料誘釣之。海釣是內陸釣友的夢,至少一直是小編的夢,但是小編實現過,如果你們有機會,一定要去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