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戰略之頁》網站在3月14日報道,在2016年初,中國透露已經完善了彈道飛彈機動的技術。從2014年起,中國已經進行了6次滑翔彈頭機動測試,獲得了5次成功,而這種高超音速滑翔飛行器被稱為「DF-ZF」。實際上,「高超音速滑翔飛行器」的本質是一枚彈頭,可以通過滑翔進行大氣層再入機動,精確度足以擊中太空中或地面的移動目標。
文章里說DF-ZF最初被研發作為一款可以打擊移動的水面艦艇的彈道飛彈頭,在東風-21飛彈基礎上進行研製。東風-21重約15噸,長10.7 米、直徑140厘米,為兩段式,採用固體燃料發射。射程根據不同的型號和彈頭重量從1700-3000公里不等。而使用DF-ZF作為彈頭時,東風21可 以將射程延伸50%,而在使用更大的東風-31或東風-41發射時,最大射程達到12000公里。使用DF-ZF為彈頭的東風-21D,也更難被反導系統 所擊中。
但是其實一直到2013年,都沒有任何證據顯示東風-21D已經在使用機動彈頭進行測試。然而有衛星圖片顯示中國西部戈壁沙漠中一塊200米長的白色矩形 和兩個大彈坑。這似乎是東風21D對目標進行測試所留下的痕跡,美軍航母約300米長,這個白色矩形的尺寸接近一些直升機航母,這似乎顯示出中國正在計劃 使用東風-21D對付較小型的軍艦,或者中國想知道東風-21D能達到多少的精確程度。之後,在2014年,一個機動能力更好的滑翔版本的航母殺手彈頭就 出現了,這就是DF-ZF。
俄羅斯和美國也在開發類似技術,但是並沒有中國進度如此之快。其實,最初,這類武器是在二戰時期德國人開始研發的。美國和俄羅斯都是在 二戰中獲得了德國的思路,在冷戰期間進行了很多的試驗,但從未部署類似設備。直到1990年代,美國提出要恢復高超音速滑翔飛行旗的研發來進行全球快速打 擊能力。這種高超音速滑翔飛行器採用高爆炸藥而不是核武器,可以在一個小時內到達地球任何地方,美國在2011年對這一飛行器的測試取得了成功,然而由於美國國防預算的縮減讓項目暫停。而在2014年,美軍高超音速飛行器的測試卻失敗了。與此同時,俄羅斯也在2013年恢復了高超音速飛行器的研發,但是也由於資金問題一直難以獲得進展。
歐耶,最後的最後給我大中國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