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疹是一場持久戰!兒科醫生談濕疹寶寶的治療及護理!

@ 2016-03-16

提示:點擊上方"家庭育兒媽媽課堂"↑免費訂閱本刊

本文為家庭育兒媽媽課堂特邀北京友誼醫院兒科醫生袁皛獨家撰稿。

濕疹,又稱為特應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是一種慢性、復發性、炎症性皮膚病。

這個病常在1歲前起病,多見於寶寶的兩面頰、額部和頭皮部位,皮疹可乾燥或滲出,伴有明顯的癢感,給寶寶和家長帶來了不少困擾。

濕疹的發病機制直到目前尚不十分清楚,一般認為是在遺傳因素基礎上,由於變應原進入和微生物定植,形成皮膚免疫異常反應和炎症,引發皮疹和瘙癢,而搔抓和過度洗滌等不良刺激又可進一步加重皮膚炎症。

濕疹的治療原則是:

恢復皮膚正常屏障功能、尋找並去除誘發及加重因素、減輕或緩解症狀。除了應用相應藥物,患兒家長還需要注意日常生活中的各種細節,才能獲得較好的療效。

對於濕疹寶寶的護理,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1.居室環境

要求涼爽、通風和清潔,濕度以30%至50%為宜,用濕拖把和抹布清潔居室,避免屋塵、蟎及動物毛等變應原的吸入。

2.喂養方面

提倡母乳喂養,濕疹的高危兒如在生後4個月內進行純母乳喂養,其在2歲內濕疹的發病率低於純牛奶喂養兒。

對於廣大家長所關心的「忌口」問題,美國兒科營養學會認為,目前尚無證據表明母親在孕期或哺乳期限制飲食對濕疹有預防作用,所以各位媽媽對於「吃什麼」的問題不用過於糾結。

如果無法母乳喂養,則根據情況選用普通配方奶、低敏配方奶或游離胺基酸配方。

3.輔食添加

目前尚無研究表明推遲患兒輔食添加(包括高度懷疑過敏的食物如:牛奶、雞蛋、魚和堅果等)對濕疹的發生有預防作用,所以濕疹寶寶可按時(4-6月齡以後)開始添加輔食。

添加時應注意:1)少量開始、緩慢遞增;2)逐一增加,循序漸進;3)加工方式:蒸煮充分;4)喂養工具:湯勺要大小合適,儘量避免食物外溢刺激口周皮膚。不能隨意限制食物,對明確過敏的食物方可避免食用,以免造成營養不良性疾病。

4.穿著方面

患兒衣物以純棉為主,寬鬆柔軟為宜,衣物厚度需較同齡兒略薄。

5.洗澡及潤膚劑的使用

每日沐浴1-2次。沐浴時建議水溫36-38°C、時間5-10分鐘為宜,最好使用清水,必要時可使用pH值(5.5-6.0)的溫和洗滌劑,浴後需要用柔軟的干毛巾輕拍皮膚使其乾燥而非擦乾以免加重皮膚損傷。

浴後及時、正確使用潤膚劑/保濕劑對濕疹治療非常重要,可以減少經皮水分丟失量、改善皮膚瘙癢、乾燥症狀及促進皮膚屏障修復,減少激素使用量。

潤膚劑應為無香料、無色素、低敏配方,使用次數建議為1-2次/天。

濕疹寶寶的用藥

最後說說關於濕疹的用藥,目前一線用藥是局部外用糖皮質激素,應在專業醫生指導下配合潤膚劑使用。

一般急性期或亞急性期,每天應用1-2次,根據皮損恢復情況,連續應用最短不少於2周,最長不超過6周,然後再根據好轉情況改為維持治療每周2次。

他克莫司軟膏及吡美莫司乳膏適用於2歲以上兒童。如果皮膚局部出現感染症狀,需要外用抗生素治療。

需提醒的是,許多家長因為對激素的過度擔心和恐懼而隨意調整或停用藥物,這是不正確的,長期看來反而不利於濕疹的控制。

濕疹是一種慢性、反覆性疾病,它的治療需要長期治療與護理,並非一蹴而就。

有些患兒的病情甚至可能遷延到成年,聽起來真是一場持久戰!

不過總的來說,大部分兒童的濕疹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好轉。家長們要放平心態,與醫生積極配合,一起面對寶寶的濕疹,幫助寶寶健康成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