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人類最強悍的非致命性武器,命中人體後傷口觸目驚心

@ 2016-03-15

這是人類最強悍的非致命性武器,命中人體後傷口觸目驚心

城市防暴一直是困擾各國警察的一個重要問題,面對群情激奮的市民警方顯得十分無力。在非致命彈藥誕生以前,防暴警察會使用滕盾、木棍之類的冷兵器對暴徒進行驅散,但是問題來了,冷兵器在行動中是不能輕易使目標喪失行動能力的,因此警方屢有傷亡,最後不得不使用槍械來平息事件,而這樣又會將警方推到輿論的風口浪尖之上。

正是因為如此,橡膠子彈之類的而非致命武器被發明了出來,作者在早先的文章中也詳細介紹過橡皮子彈(詳情請點擊《橡皮子彈擊中人體後什麼樣?傷口觸目驚心!》),而今天我們要說的卻是另外一種非致命性彈藥—豆袋彈,和橡皮子彈相比,豆袋彈的威力只強不弱,可以說是警方在「制暴」時最有效的一種彈藥。

豆袋彈顧名思義就是一種發射豆袋的子彈,這種「豆袋」是真真實實的豆袋,就是一個內裝有豆子的小尼龍袋,由於體積要大一些,所以大多數的豆袋彈是使用12號大口徑霰彈發射的。

豆袋彈的槍口動能與鹿彈差不多,為2400焦耳,雖然槍口動能很大,由於彈體接觸面積較大,所以不能有效侵徹目標,不會殺死目標。豆袋彈的飛行速度也不快,只有100米左右每秒,擊中目標大概會產生160焦耳/秒的衝擊力,有效距離也不過10米—25米左右。但是,被豆袋彈擊中也會產生劇烈的疼痛,這種疼痛足以使一個成年男子瞬間失去行動能力了。

豆袋彈的形狀和規制有很多種,有圓形的、有方形的,但是主要構造都是一樣的,就是一個布袋裡面裝滿了橡膠球或者豆子。沒有聽錯,最早的豆袋彈裡面就是裝的大號豆子,要不怎麼叫豆袋彈呢。其實再說的簡單點就是一小號的「沙包」,就是我們小時候玩的那種「沙包」。

和橡膠子彈不同的是,豆袋彈的致命性更小,射程也更近,但是由於彈頭重量大停止作用更強,而且其產生的槍口動能和普通霰彈槍幾乎一致,足以帶動自用霰彈槍,因此可以完成自動射擊。而很少有橡膠子彈能做到這一點。(下圖為同等規格的橡膠子彈,殺傷性要大於豆袋彈)

另外,由於豆袋彈的彈頭接觸面較大,所以擊中目標後的傷害也會更小,而橡膠子彈則不然,在近距離打擊目標時,橡膠子彈還是擁有一定殺傷性的,橡膠子彈致死的案例也經常發生。因此,豆袋彈可以被視為一種較為安全的防暴武器,總之要比橡膠子彈要來的好些。但是,被豆袋彈擊中後的傷口也會是觸目驚心的一片淤紫。

但是,豆袋彈也有很大的缺點,就是打不准,豆袋彈由於「塊頭」大,所以空氣阻力也很大,豆袋在被射出槍口的一瞬間,動能就由於空氣阻力的緣故大幅下降,而奇葩的造型也使得彈頭在飛行過程中不太穩定,如果超出射程開火的話極有可能會打到目標身邊的「王大爺」。有條件的小夥伴可以嘗試用彈弓射一團手紙試試,看看準不准。

不過,話說回來,豆袋彈是一種十分有效的防暴武器,可以快速且有效的迫使目標喪失行動能力,達到制暴的目的。中國也自行設計了一種專門用來發射豆袋彈的武器系統,不過有沒有裝備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