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飛彈能不能打航母必須看這個武器:天眼一開美國航母成活靶子

@ 2016-03-14

中國飛彈能不能打航母必須看這個武器:天眼一開美國航母成活靶子

東風系列飛彈一直被廣大軍事愛好者寄予厚望,東風-21D在軍迷們心中不再是一款單純的路基型飛彈,更是中國海軍的重要攻擊力量,這就是現代「四位一體」作戰模式帶來的影響,就連十年前的海陸空協同作戰也在科技迅速發展的今天悄悄發生著重大的變化。

(中國高分4號衛星完全可以看清航母)

(東風-21D)

東風-21D到底能不能打航母這不是最關鍵的其實,「四位一體」的戰爭模式,將未來戰爭帶出了地球——太空,正所謂「站得高看得遠」,天基衛星的發展給中國帶來挑戰的同時也是機遇。早在冷戰時期,美蘇兩國在太空的爭奪可謂是一觸即發,當時的衛星水平其實並不會低於現在,因為兩國處在高度競爭的狀態,最先進的裝備一時間層出不窮,空間站一個又一個,然而蘇聯的解體,讓美國天空競爭失去了對手。而中國這十年的航天水平眾人皆知,發射效率和頻率世界第一。

言歸正傳,天基衛星到底是如何發現航母的呢?

第一是發現,發現航母並不需要我們想的那樣全太平洋的搜索,和平時期,漁業部幾顆海洋衛星主要盯母港就可以了,不需要很高的時空解析度,戰時,考慮到攻擊半徑,距大陸在800-1100公里左右的距離,即300KM的縱深半徑(近了他不敢來了,在岸基航空兵甚至大陸縱深的岸基航空兵打擊範圍內,遠了沒必要打他)如在西太平洋威脅大陸或附近島嶼,航母所處的區域也就是在長不到2000KM,寬300Km的範圍。

第二是攻擊,發現目標以後坐標上傳到衛星,再傳輸到地面接收站或者是空中預警機,雖然航母也在已30節的機動速度在水面上移動,但是相對於現代飛彈的4馬赫速度並不在一個層次(這也就是為什麼需要護衛艦組成航母戰鬥群的俄關鍵原因)飛彈飛行由衛星回傳的數據修正彈道,中程飛彈的射高是幾百KM,重返的速度每秒20馬赫,即每秒7KM,就算彈頭不能很好的末端機動,彈頭再入以後留給航母的機動規避時間也就是二十多秒,航母的機動速度不會超過15m/s,能規避的距離也就是300多米,航母能機動出去的距離是有限的。

另一方面,攻擊航母這種大型水面艦艇,並不是「一對一」,往往都是「二十比一」,也就是說至少需要二十顆飛彈同時射向目標才有機會摧毀航母,這樣航母生存率存再高也是無濟於事。其實傳統觀念正在發生這改變,襲擊航母並不是說非要把航母擊沉或者完全摧毀,這對於瞬息萬變的戰場來說時間是不夠的,襲擊航母的最直接目的是,讓敵人的戰鬥機沒辦法起飛,導致無法獲得制空權,從而失去制海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