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你的摩托車跑得更快!--- 剎車調節方法

@ 2016-03-14

如何讓你的摩托車跑得更快!--- 剎車調節方法

之前介紹過Trail Braking(帶煞入彎)這門技巧,在文章裡頭也曾經說明道

這種方式比較偏向賽道,不適合一般我們在郊區,山道使用。然而還是會有車友在QQ跟我反映雖然使用了推舵這門技術,但是在過彎的時候,還是會覺得車頭很重,轉向有時候會有不足的現象。尤其是在下坡路段,即使避震的壓縮以及回彈在設定的更軟一點,還是都會有這種現象產生。導致有時候在大角度的彎或者在下坡彎道的時候,只能很慢速的過彎。總覺得車頭太重了!! 能不能有方法,讓車頭的負擔再小一點?過彎再靈敏一點?我相信方法很多,於是此篇我們就針對通過剎車來改善這些現象,而這種作法我們一般稱之為--剎車調節法。

其實剎車調解法這門技術並沒有太多的技巧,只要了解為何要這麼做?這麼做的效益是什麼?再加上平時對剎車的練習。習慣了後剎車的力道就可以輕鬆的學習這門技巧。

PS:我不是剎車高手,但我知道這種方式是很多高手級別的車友會在山道上使用的技術。如果車友還有其他的方式能夠改善前輪的負擔,也可在文章中以回復的方式我們共同討論。

剎車調節法的觀念:

我們在前幾篇有談到,剎車會影響什麼。那在我們摩托車休閒運動的時候,過彎之前的減速剎車多半都是使用了退檔+前煞。

這兩種方式來把速度控制下來,進而入彎!!我們先不考慮地面問題(上坡、平路、下坡)就單看這樣子的操控模式會讓車子產生什麼樣的變化?

通過以上的方式。由於制動的關係重心全部向前輪移動,會導致我們的前避震開始壓縮,前輪負擔開始變重。後輪避震開始拉長。那就變成各位車友熟悉的,前輪感覺很重。轉向變得非常不靈敏

剎車調節的主要目的,是改善在進彎之前由於制動力的關係絕對的重心都向前輪移動。通過後剎的這個小動作,讓我們的後避震也有相對的壓縮(不要只是拉長)。壓縮後避震的好處就是,減輕前輪的負擔,增加後輪的重心,增加後輪的抓地力,改善轉向前輪死硬的現象。

實際操作:

在我們公路入彎之前的直路,為了要把速度控制在自己能力以內的過彎速度,我們的作法大部分是:回油門-退檔補油-前剎,在前剎的部份我們同一時間多增加一個後剎!! (記住這些都是在入彎之前的行為)一般我們入彎之前的剎車,車友多半都會有一個體會就是身體重心也會往前。但如果增加了這個後剎的動作你會發現,有股力量將你往後拉一點。在開始進彎,這時候一模一樣的速度過同一個彎,但是多增加了一個後剎。你會明顯感受到車頭變得非常的輕鬆,感覺後輪的抓地力變強了。這就是剎車調節的好處。通過這個小小的動作,改變的避震器的行程,減輕了前輪的負擔。甚至因為這樣種種的改變,你在出彎口的時候,會敢更大力的給油出彎。因為後輪不像之前一樣空空的感覺。

而這個後剎不是持續一直剎,他只是帶一下後剎而已(看當時的速度,以及車友你本身的剎車點)以我的經驗約 接近一秒的時間就放開後剎,開始專前剎、專心入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