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駐日大使突然返京:令安倍膽寒臉發青腳發抖!

@ 2016-03-14

中日關係逐步進入改善的進程,但改善的勢頭很脆弱。」10日,正在北京參加兩會的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駐日本大使程永華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專訪 時,這樣概括眼下的中日關係。他說,中日關係中最主要的問題是日本的對華認知問題沒有解決——日本到底把中國當成夥伴,還是威脅甚至是對手,這個問題沒解 決。

程永華

在採訪中,程永華首先梳理了近年來中日關係的發展脈絡。他說,我們將2014年11月之前的一段時間稱為「中日關係最嚴峻的局面」和「最困難的時 期」。當時日方挑起歷史問題和領土爭端,所以中方要嚴厲對待,維護主權和權益。在此期間中日雙方經過多輪磋商,於2014年11月達成四點原則共識。「既 然有人不遵守原來的規矩,那就重新立規矩,」程永華說,這重新肯定了中日之間的4個政治文件,按照四點原則共識的精神去推進兩國關係的改善。之後兩國關係 逐步進入改善的進程,有很多正面的積極互動。但是改善的勢頭很脆弱,還有很多問題。

談到中日關係中的問題,程永華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一是在歷史問題上,日方仍有些消極言行,但更主要的是日本的對華認知問題沒有解決。「這表現在 去年日本搞的新安保法,」他說,「我們要關切日本是否堅持和平發展道路,是否影響到中國的安全利益,明確反對日本在這個過程中拿中國說事,以中國作為它搞 新安保法的口實」。程永華批評日本炒作、渲染「中國威脅論」既不利於兩國關係的改善,也不利於地區的和平穩定,實際上是為它自己擴充軍備找藉口。

最近一段時間,日本頻繁介入南海問題。據英國廣播公司10日報道,菲律賓總統9日宣布,將向日本租借5架教練機,用於南海海域及島礁巡邏。此前有消 息稱,日本海上自衛隊將派潛艇和護衛艦訪問菲律賓,之後在越南停靠。對於日本給菲律賓的支持,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10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說,日本不是南海 有關爭議的當事方,中方對其行動保持高度警惕。中方敦促日方謹言慎行,不要做使局勢複雜化、有損地區和平穩定的事。

程永華10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專訪時說,現在南海問題的動向是有人到這來耀武揚威。日本在這當中跟著起鬨,煽風點火,甚至想拉些小兄弟圍堵中 國。這是一個錯誤的出發點,反映出日本對中國的認知,把中國放在一個什麼地位——想要圍堵中國,把中國作為對手——這實際上是一種冷戰思維。他說,中方曾 多次向日方講明南海問題是怎麼回事,如何才能維持南海地區的穩定。現在還是要向日方這種不利於地區安全穩定的消極言行表明態度,希望它能認清形勢,真正地 發出正面的聲音。

程永華

「中國很明確,重視中日關係,按照四個政治文件和四點原則共識來推進改善進程,」程永華說,現在中日多個層面、各個領域的對話、溝通都在逐步恢復, 經濟合作、民間交流、人員往來都在恢復,甚至有很大增長。但是認知問題是根本的,需要日方調整。他說:「日方也在口頭上表示要改善雙邊關係,但這種口頭表 示和它的消極言行形成一種混亂、不清晰的信息。」

今年的2月只有29天,在2月最後一天的時間裡,日本外務省的大樓里,舉行了一次不尋常的會議,出席者是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孔鉉佑,和日本外務省外務 審議官杉山晉輔。我們說這一次會議不尋常,是因為它是2016年,中日兩國政府之間的第一次高級會晤,而且是副外長磋商,毫無疑問,是商談中日兩國之間的 一些懸而未決的問題。

我和各位網友一樣,關注著2016年中日關係的走向。雖然在春節期間,到訪日本的中國遊客人數比去年大增了40%,但是,兩國之間釋放出來的種種信號,依然讓我們對於兩國關係的前景充滿擔憂。

與去年相比,2016年的中國關係缺少了歷史問題的元素,但是很明顯地出現了新的問題,那就是日本插手南海的問題。

今年是安倍首相執政第4年,他在過去三年時間裡,完成了恢復日本經濟、通過安保法案行使集體自衛權和增加軍備這三件大事。對於他來說,只要日元不被 逼升值,日本經濟依然能夠維持一個高收益的狀態,失業率和就業率都在創下90年泡沫經濟崩潰以來的最好水準。只要保持上升趨勢,他就能維持較高的內閣支持 率而穩坐泰山。

而通過安保法案,強化日本與美國和諸多准同盟國之間的安全保障體制,讓日本在亞洲和世界維持政治乃至軍事發言權,不被中國的崛起而埋沒,是他在推行安倍外交戰略中的最重要的追求。而這一種追求,也還無疑問地導致了他對於中國海洋發展戰略的牴觸與反對。

2月初,我走進日本國會,與自民黨的一名資深的國會議員探討過一個問題:安倍為何要在海洋問題上給中國製造麻煩?他給我講述了這麼幾個理由:

第一,中國這幾年拓展國際海洋空間的速度和力度太快太大,不僅使美國都擔心自己的海洋利益受到中國的侵蝕,日本也擔心自己的周年海洋安全受到中國的威脅。因此,日本毫無疑問,需要在中國進出海洋的問題上發表些意見,並要求中國遵守已有的遊戲規則。

第二,中國這幾年積極發展海軍力量,製造了大量的新型軍艦和航空母艦,中國海軍艦隊和空軍戰鬥機群前所未有地頻繁進出日本的沖繩附近的海域。如果是 友好國家,中國的艦隊和戰鬥機群經過日本的家門口,日本可以閉門養心,但是中國現在要奪取釣魚島主權,這不得不讓日本提心弔膽,日本也因此必須買刀買槍, 以防不測。

第三,南海是日本海上生命線的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日本85%的商船均經過南海海域往返日本與中東、歐洲。中國現在在南海擴礁建島,並且部署飛彈和戰鬥機部隊,等於是在南海建造了幾艘不沉的航空母艦,你叫日本不為此擔憂,是沒有道理的。

聽完這位國會議員的理由介紹,我跟他說了3句話:第一,當年日本政府如果不將釣魚島實行國有化,也許東海的局勢不會這麼緊張。第二,中國在南海的擴 礁建島,是在自己的領土上進行,別國是沒有理由阻止一個主權國家在自己的領土上駐軍。第三,中國是一個大陸國家,但是隨著中國國際貿易的發達,必然要成為 海洋國家,走出去是必然的,中國走向太平洋的最合適的航道只有一條,日本不讓中國經過日本的家門,是沒有道理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