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星人長什麼樣?外星人身份揭秘:真相嚇人

@ 2016-03-13

3月3日消息,外星人長什麼樣?和人類一樣有鼻子有眼嗎?科幻小說中描寫的外星人都貌似人類,只不過有時多隻眼睛或腳,有時少隻眼睛或腳,有時長得像地球上的人,有時又是動物的造型,純脆由小說家的個人愛好而定。

美國空軍研究院的心理學家弗雷德里克-馬爾姆斯崔姆博士,對人類大腦中形成的外星人印象進行研究後發現,人類大腦中的外星人圖像其實就是我們剛出生的那一刻留下的母親的印象。他的這一發現也暗示出,所謂的外星人其實就存在我們的大腦中,而不存在於其它的宇宙空間中。

所謂的外星人其實就存在我們的大腦中

外星人其實是母親印象

馬爾姆斯崔姆聽說過很多宣稱自己被外星人綁架的事件,他對這一現象很感興趣。因為當被問及外星人的外表的時候,這些人的回答都是灰色皮膚、大腦袋、很小的嘴和下巴、皮膚光滑。讓他感覺十分奇怪的是,難道是同一種外星文明綁架了這些人類嗎?

馬爾姆斯崔姆聽說過很多宣稱自己被外星人綁架的事件

作為一名科學家,他更願意相信科學依據。他認為宣稱自己看見過外星人的人,大多數正處於半睡半醒的狀態之中。這時候人們大腦深處的潛意識圖像就會出現,那麼我們潛意識中的外星人圖像是從哪裡來的呢?馬爾姆斯崔姆認為人們在處於半醒狀態時看到的外星人圖像,其實是人在出生的一霎那第一眼看到母親時留下的原始印象。

馬爾姆斯崔姆搜集了幾乎所有關於嬰兒剛出生時的視覺、第一眼看到母親的圖像、散光圖像、模糊圖像以及光線反常現象等等已知信息。他發現,加諸這些效果產生的女性圖像,看起來就跟我們大腦中的外星人看起來十分相似。

也有人說,自然得根據不同的環境下,要進行不同的生理抉擇。但,外星人至少和人類有這一點共同點。

一、眼睛(或類似的定義器官)應該置於行動方向的前端,這樣才有利與生存(逃生、獲取食物等)

二、有行進的運動器官。該器官必須是適合活動的。如果在水裡生活,就必定有類似划動或者推進器官(比如靠氣體來進行水中活動)。

外星人

三、有與外界互相進行資源交換的器官(不管是嘴還是排泄口或者呼吸等),這是最基本的定則。交換-獲取,一直生命的基本原則。

四、繁殖器官。

外星人到底長啥樣

五、適合死亡後分解的生理構造,總不至於生理堅固的像石頭或者泡沫品一樣吧!

至於具備長什麼樣子,那就很難說。總之,一切要根據環境才能說明……比如說有些星球可能稍微偏乾燥,那麼那裡的生命肯定皮膚不一樣了。

簡單的說,人類為地球產物,是碳基生物,那麼外星人會是什麼形態呢?機器?意識?或是虛無?

當你一個人孤獨地遊蕩在無邊無際的深山空谷無助地高喊「有人嗎?」的時候,聽著自己的聲音在曠野里迴響,你是不是渴望遠處什麼地方,有人回應一聲?

如今科學家們面對太空發出了同樣的呼喊:「我們是唯一的智慧生命嗎?」多年來,人類從來沒有停對在外星文明的探索,但除了似真似幻的飛碟的記錄和電影導演的憑空想像之外,我們幾乎一無所獲。

科學家們也在期待著遙遠的太空有外星人作出回應。可他們在哪呢?他們長什麼樣?是肉身凡胎,還是鐵骨錚錚?

我們是唯一的智慧生命嗎?

外星人是機器人?

美國外星智慧探索研究中心的科學家塞思·肖斯塔克認為,人類不可能會遭遇到像科幻電影里描述的那種軟軟的粘乎乎的外星生命,而更可能是某種智能機器。

外星人是機器人?

他以加利福尼亞矽谷的科學進展為根據,提出一個猜想:應該有一種可能,在人類生命進化發展過程中的某個階段,隨著科學技術越來越進步,我們完全可以製造出一些人造的精巧智能物體,以繼承我們人類的文明。

如果在太空中有其它更進步的文明的話,幾百萬年來,他們可能早就製造出智力機器。所以,我們能夠探測到的外星人將會是一種機器智能人,而不是像我們一樣的生物智能人。

這個觀點為許多的科學家所接受。要理解這一點得從人類本身說起,其實人類一直有探測星空的夢想,然而要走出太陽系,進出銀河系,進入遙遠的星空卻並非易事。

由於人類自身的脆弱性以及技術的原因,在太空探索的最初階段,人類本身無法承受巨大的發射荷載,也不能在太空長期居留,只能依賴遙控機器人。因此首先將機器人送上太空打前陣,然後派人類跟上要安全得多。

我們已經把一些機器人送上了太空。如旅行者號、火星探路者等機器人就可以將大量的科學數據從遙遠的外太空傳輸到地面控制室里的人類。

美國宇航局的人工智慧研究專家們還在研製測試一種遙控機器人助手,如果這個計劃得以實施,它可以使太空探測器和衛星之間進行更廣泛的指令交流,並使它們通過相互間的信息指令交流來調整自己的動作,比如控制衛星姿態等。這種機器人間的信息交流有點類似人如人之間的電話交談。

「旅行者號」尋找地外生命

最終,人類製造的探測器將會擁有一定程度獨立思考的能力和自我繁殖能力。我們的太陽系離最近的星系鄰居阿爾法人馬座也有4.25光年之遙,如果將我們把飛船送到了那裡,人們將無法對它進行遙控,更不用說遙控在那些行星上面游弋的登陸器了。

外星人想像圖

我們甚至都不知道那些登陸器到那裡到底會面臨什麼樣的境地,要執行什麼樣的任務。所以,對於探測器來說,擁有智能將可以使它具備自我修復的能力,甚至可以獨立設計製造出新機器。50多年前,一位匈牙利數學家馮·諾伊曼第一個提出這種智能機器的構想,所以現在通常把這樣的智能機器稱為「馮·諾伊曼機器」。

一些科學家由此非常肯定地認為:如果有某一種外星生命企圖想要和人類取得聯繫的話,他們在宇宙中首先邂逅的將是我們製造的智能機器;同樣的道理,我們如果能接觸到外星人的話,也許就是外星機器人。

艾倫·塔夫是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一名教授,他就持有這樣的觀點。塔夫認為,我們在50年後不僅能製造出聰明的人工智慧機器人,這些機器人還會精神的情感。

其它的生物文明可能在很久以前已經製造出了這樣的機器人,而且這些機器人可能已經到了地球上。儘管那些外星人看我們就像看金魚一樣,當我們是一群奇怪有趣的動物,但天性的好奇會促使他們和我們進行交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