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神作的標準是什麼呢

@ 2016-03-13

從目前總結網友的觀點來看,神作大致可以通過以下的標準來判定:

★劇情神展開,例如第一集就抓住眼球

無論大家怎麼理解神作,但毫無疑問這必須是一部讓人打開就覺得「好看」的作品。畢竟如果看完20多分鐘,卻讓觀眾感到雲里霧裡的話,我們就很難評價其為「神」了。這其中最典型的案例莫過於《進擊的巨人》了。相信很多的動漫迷在第一次打開這部作品的時候,首先被極具大片感的主題曲所震撼,隨後又目睹了巨人襲擊之後,艾倫跟母親的生離死別,這樣的衝擊對於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來說實在是太過於刺激,同時艾倫母親的死也讓我們跟主人公一樣產生了憤怒感,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艾倫給母親報仇。而事實上光是第一集的安排,就足夠給這部作品一個「神作」的美譽了。

另外的案例自然就是《魔法少女小圓》當中的「學姐掉頭」。實際上如果看國內動漫迷當年對於作品的反響,在開頭兩集無非是出現了某個名叫「上條」的人,結果一些看了《魔禁》的動漫迷帶著吐槽心態去關注。但是第三集之後,整個動漫圈的網路都彷彿沸騰了,現在很多的死忠圓粉都是因為這一集入的坑,可以說若是沒有學姐的犧牲,那麼本作品也不至於帶來這麼強的震撼力,再配合其後一環扣一環的劇情設定以及對於角色命運的刻畫,現在如果說小圓臉是神作,相信不會聽到太多的反對意見吧!

★作畫細膩,讓人回味無窮

相信即便20年之後,當那個時候的動漫迷看到《秒速五厘米》《言葉之庭》這樣的作品時,也會感慨:為什麼那麼古老的年代居然有如此精美的動畫!而一部動畫跟漫畫、小說、遊戲最大的區別就在於:我們可以全程看到角色們彷彿真正動起來一樣,上演一出出讓我們難忘的故事。因此,若是作畫到達了極致,那麼被稱為神作的幾率也就大大增加了吧。更不用說一部能夠在作畫上下功夫的作品,肯定也不會給我們一段非常隨便的劇情。《秒五》當中的很多台詞都是現在我們津津樂道的名言,這種化學反應才更加令人激動。

★用情感和共鳴打動人心

雖然說神展開往往會給神作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但是近年來很多開頭看起來像是大片的作品,最終的收尾則讓很多網友吐槽「跟吃翔一樣」,例如說某縮寫是《A/Z》的作品等等。因此,真正的神作是不是應該屬於那種讓我們不知不覺沉浸在劇情當中,並且伴隨著角色的成長而感動的作品呢?

這其中最好的代表自然是《灌籃高手》了。在劇情初期,我們只是看到一個不良少年為了把妹跑去打籃球的故事而已。但慢慢地,我們被老爹的「不到最後一刻決不放棄」所打動、被櫻木削髮明志的念頭所震撼、被湘北最終戰勝山王的結局所激勵……即便拋開原作漫畫,光看那部在如今看來無論作畫還是演出節奏都很有問題的101集動畫,都絕對能夠讓一代又一代的動漫迷觀後大喊「我想打籃球!」這才是真正的神作。

而如果單純從情感來看,現在被眾多網友視為經典的《CLANNAD》就充分展現了愛情·親情的美好。尤其是聽到岡崎汐那句「能哭的地方只有廁所和爸爸的懷抱」時,不知道有多少人跟著淚流滿面……

★就是一個字,燃!

也許有的時候,我們不需要為一部作品設置太過於複雜的設定,也不需要糾結於人物們之間的情感問題,只要展現主人公們朝著一個夢想不斷努力的場面就夠了。這兒隆重推薦的是《天元突破紅蓮之眼》,儘管是一部都快有10年歷史的動畫,但現在看來作畫、BGM、配音表現等都堪稱完美。而通篇劇情告訴我們的道理其實只有一個「沒有什麼是鑽頭解決不了的,如果有,就再來一個鑽頭」。

儘管對於這部作品主人公最後孤獨終身的結局,目前在網路上還有很多的爭議。但只要看完了整部作品,都會有種渾身的熱量燃盡的感覺。一部能夠令我們如此滿足的作品,怎能不成為神作呢?

★別忘記童年加成哦

其實如果現在讓我們看上世紀90年代的作品,也許不少人會有種看不下去的感覺。畢竟各方面的品質跟如今的新番都還有很大距離。可如果現在讓我們列舉一些心目中的神作,或許很多人還是會把小時候看的作品給拿出來狠狠吹一番。關於這一點,曾經有心理學者分析說:其實人們往往會對於童年進行無限美化,而那個時候看的作品,肯定也很容易被我們當成神作了。

例如說《數碼寶貝大冒險》這樣的年番作品,可能現在的觀眾來看會有些劇情拖沓的問題,但當年每周有時候只能看一集的人,絕對將其視為「周指活」的對象。即便重看的時候發現很多作畫的問題,也絕對不會有人噴「數碼的作畫崩壞」。

類似的還有像是《名偵探柯南》《精靈寶可夢》《哆啦A夢》等等,包括國內的《葫蘆娃》《黑貓警長》等也是如此。其中被稱為神作的作品絕對不在少數……如果你不信這種童年加成,不妨看看很多系列作品往往都是初代的人氣最高,因為無論後面的劇情如何精彩,都不能抹去初代最初帶給我們的那份感動了。

★我覺得是神作就是神作

正所謂「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如果非要給神作一個定義,那幾乎是強人所難的事情。畢竟每個人的興趣都不一樣,例如我可以認為《Lovelive!》是動漫史上最棒的作品,但如果對於偶像不感興趣的人,肯定只會「呵呵」。同樣,我非常喜歡《航海王》這樣的長篇熱血連載,可依然會有人覺得「不就是一路升級打怪嗎」。如果雙方各執己見,恐怕只會是吵到最後毫無結果。因此,套用周星馳在《食神》中的一句名言:其實根本就沒有神作,或者每一部作品都是神作。

以上列舉了神作有可能存在的條件,不知道是否引發了各位網友的共鳴呢?如果是你,你覺得到底什麼樣的作品才能算是神作呢?你心目中的神作又是哪一部呢?歡迎在此發表你的意見,對於好的回復,我們也將在明日話題當中進行展示,期待你的回答!

而昨日話題「深夜檔&民工漫能問鼎奧斯卡嗎」現在也有一些網友發表了意見。應該說整體而言大家都持比較悲觀的態度,也其中也有相信總會有讓西方人認可東方動畫的一天。那麼就看一下其中的代表都說了些什麼內容吧。

時荒:

能不能問鼎只能說這個很難,東西方的喜好其實還是挺有區別的,尤其這個動畫獎之前獲獎的認真看很多似乎也還是偏向家庭帶孩子觀看的,從某種程度深夜檔似乎就有點不適合了,然後被大多數人廣為傳唱的民工漫就目前看都不是短暫的作品要做成劇場必然有所限制比如沒看過原作的有幾人回去只看劇場?困難重重不過個人還是灰常希望能看到民工漫的某一部某天登入奧斯卡的。即使提名也是大進步。

秋准「」:

奧斯卡終究大多是美國人的奧斯卡,而日本動畫也就只是日本人的動畫。沒了宮老之後日本動畫就註定失去了很多國際市場,而且沒了宮老之後的日本動畫電影在日本本土也被冰雪大白它們在市場上一頓暴抽……(扶額)

Me 、:

雖說日本動漫不需要奧斯卡來證明 但海賊王柯南劇場版什麼LL要是也能獲那我就真的前列腺液都能笑出來

Totoro:

民工漫壓縮的劇場版連個完整的故事都圓不清拿什麼跟頭腦特工隊機器人總動員之流的作品比 近些年在日本也就今敏和宮崎駿的作品還拿得出手 可惜前者死的太早 後者已老

凌:

奧斯卡只是美國的電影獎而已,性質跟中國的金雞百花其實一樣。最重要的世界電影獎是三大電影節的金獅金熊和金棕櫚,頂多再加上東京的金麒麟

信者日常:

奧斯卡的頒獎地在美國,主要評西方國家的作品。如果東方的作品想入圍,就必須非常優秀才可以

名字起長了會被聯盟發現:

奧斯卡,聯合國只不過是西方世界的娛樂罷了,和我們沒有一點關係

YK:

宮崎駿不是拿過奧斯卡終身成就獎嘛。敢想敢做,總還是能做出偉大作品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