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參考消息網 責任編輯:王惜夢
印度觀察家研究基金會研究員馬諾傑·喬希3月8日在美國「有線」網站發表題為《中國取得的巨大飛躍將印度落得更遠》的文章。文章摘譯如下:
印度政府上月讓全世界看到,它對新德里政府總部幾公里外發生的無足輕重的治安事件都沒什麼控制力。它打算通過何種手段來實現徹底改造本國基礎設施並發起製造業革命的計劃實在令人費解。
更讓人感到不安的是,環顧四周,會發現中國正堅定地引領本國經濟實現軟著陸,並為下一次前進奠定基礎——從而在2050年之前成為一個中等已開發國家,它預計屆時其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將達到6萬美元的水平。
這並非希望渺茫,因為它實現這一目標的種種途徑正擺在我們面前,儘管這一工程的全部成果要在幾十年後才會顯現出來。最重要的一個標誌是從中國東部的義烏駛出的第一列「絲綢之路」列車途經哈薩克和土庫曼,抵達了德黑蘭,比運輸同樣的貨物從上海到伊朗阿巴斯港少耗時14天。這是野心勃勃的「絲綢之路」計劃的初期,該計劃有兩個目標,將中國與歐洲的高端市場連接在一起,並讓中國成為歐亞地緣政治的支柱。
另一個跡象是,徹底改革促使中國崛起為技術和製造大國的兩項年代久遠的計劃。2月16日公布的新的研發計劃將整合許多政府資助的科技計劃,這些計劃涉及農業、能源、環境、醫療以及工業與創新的方方面面。國家安全方面的內容也是許多研發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截至目前,該計劃在原有的「863」和「973」計劃基礎上,形成了59個重點專項。
中國正在向新的方向邁進的第三個跡象,源自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所採取的措施,那就是今年每個季度提供4000億元專項建設基金。這筆錢將以向地方政府發行債券的形式提供。
這一專項債券計劃的目標顯然是在中國經濟增速放慢的情況下起到緩衝作用,這種增速放慢的局面在2016年還將持續。不過,這也是為了進一步加強城市和郊區像寬頻、公共運輸、電信這類領域的服務,並倡導對環保技術的使用。
其中一個重要的投資領域是,為中國公司製造的電動汽車建立一批充電站。作為「863」計劃的一部分,中國在發展車輛的電推進技術方面投入了巨資。結果,電動車和摩托車在中國城市的大街小巷非常常見。為此,城市和重要高速公路開始建設充電設施。中國錯過了內燃機革命,現在它打算讓本國公司在電動汽車領域占據重要地位。
第四個關注重點是網際網路。中國打算在第13個五年計劃期間成為網絡強國。據中國國家行政學院的汪玉凱說,該計劃的重點是在全國各地提供高速且安全的網絡。
眾所周知的是,中國建立了一個自治的、規模龐大的網際網路系統,不過中國現在正試圖做的事情是堅稱它所擁護的原則——主權控制——成為普世價值。
印度也嘗試了中國人正在推進的許多想法。拉吉夫·甘地曾在20世紀80年代末設立許多科技任務小組。但是這些計劃隨著他總理任期的結束而消失。又有新的計劃被提出來,不過都沒有什麼方向。在廢除了計劃委員會之後,莫迪政府似乎不清楚改革印度全國學會要做什麼。不管怎樣,除非像中國發改委那樣控制著資金,否則它的決策就沒有多大意義。印度今天的局面令人遺憾的地方是,似乎沒有任何明確的方向。在某些方面,政府所發揮的作用可能有所增強,但是缺乏長遠的規劃和對稀缺資源的整合。(編譯/李鳳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