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之前的三個皇帝簡直匪夷所思,絕對是皇帝中的奇葩:神宗30年不上班,好幾茬高幹到退休都沒見過領導;光宗是個花痴,上台不到一個月,直接犧牲在床上;熹宗的木工和瓦工手藝絕對一流,本職工作統統交給魏忠賢代勞。崇禎帝卻一反常態,是個勤政廉政的模範,工作17年,病假都沒請過;對家屬和身邊工作人員要求很嚴,為減輕財政負擔,讓老婆做飯織布。
這樣一個不錯的皇帝,卻於甲申年(公元1644年)三月十八日深夜,在離紫禁城一箭之遙的煤山(今景山)懸樹自盡,在遺書中要求李自成不得傷害廣大群眾。300多年後的今天,人們在景山公園崇禎自縊處,看著冰冷的紀念碑,不禁替他抱屈:老天爺咋不讓他多干幾年呢?
一個王朝的滅亡自有其必然性,山都擋不住,但歷史不是一條直線。老天爺曾經給過崇禎兩次機會,哪怕抓住一次,他就可能不用上吊,不用當大明的末代皇帝,甚至有可能成為復興王朝的英雄。但是,僵化的大腦、無休止的會議和一個又一個文件,還是把他和他的國家逼上了煤山。
甲申年正月,李自成大軍挺進山西,兩個月就可攻進北京,形勢瞬息萬變。大年初三,崇禎叫來太子辦公室的李明睿開小會,研究應急方案。李明睿的意見是南遷,他認為,只要向南進行戰略轉移,就能緩過氣來。當年宋高宗趙構毅然南渡,在杭州建立了繁榮富庶的南宋,趙家天下又延續了150多年。咱大明的條件比那時候強多了,地方比它大,物產比它豐富,關鍵是祖宗當年遷都北京時,設南京為陪都,有一套完整的行政體系在。
李明睿敦促,只要您下決心南下,東山或可再起,大明中興有望。沿途的河北、山東、江蘇的情況目前還不錯,安全不是問題。總之死守北京就是等死,儘快動身為好。李明睿說得有根有據,崇禎聽得入神,兩人深談了一晝夜。
不過,按明王朝的制度,皇帝的重大決策需要得到政府部門支持;而且崇禎還擔心,如果自己出頭提出放棄首都和祖陵,身後一定挨罵。最好由政府部長們在會上先提,自己假裝不同意,部長一再勸遷,這樣的決策過程最完美。會上,崇禎帝流著淚試探說:「形勢都這樣了,我想親自上前線,戰死疆場,你們都別拉著我。」各部部長爭著要為領導分憂,代皇帝出征,就是沒人提南遷。李自成大軍越打越近。崇禎暗示李明睿寫一份報告,把南遷議題公開化,試圖倒逼政府。政府首席部長陳演反對南遷,故意把消息捅出去,弄得沸沸揚揚,謠言四起,人心大亂。他還嫌不夠,指使一個小幹部向上遞材料,攻擊南遷是別有用心,是「邪說」,要求嚴肅處理李明睿。
崇禎之前的三個皇帝簡直匪夷所思,絕對是皇帝中的奇葩:神宗30年不上班,好幾茬高幹到退休都沒見過領導;光宗是個花痴,上台不到一個月,直接犧牲在床上;熹宗的木工和瓦工手藝絕對一流,本職工作統統交給魏忠賢代勞。崇禎帝卻一反常態,是個勤政廉政的模範,工作17年,病假都沒請過;對家屬和身邊工作人員要求很嚴,為減輕財政負擔,讓老婆做飯織布。
這樣一個不錯的皇帝,卻於甲申年(公元1644年)三月十八日深夜,在離紫禁城一箭之遙的煤山(今景山)懸樹自盡,在遺書中要求李自成不得傷害廣大群眾。300多年後的今天,人們在景山公園崇禎自縊處,看著冰冷的紀念碑,不禁替他抱屈:老天爺咋不讓他多干幾年呢?
一個王朝的滅亡自有其必然性,山都擋不住,但歷史不是一條直線。老天爺曾經給過崇禎兩次機會,哪怕抓住一次,他就可能不用上吊,不用當大明的末代皇帝,甚至有可能成為復興王朝的英雄。但是,僵化的大腦、無休止的會議和一個又一個文件,還是把他和他的國家逼上了煤山。
甲申年正月,李自成大軍挺進山西,兩個月就可攻進北京,形勢瞬息萬變。大年初三,崇禎叫來太子辦公室的李明睿開小會,研究應急方案。李明睿的意見是南遷,他認為,只要向南進行戰略轉移,就能緩過氣來。當年宋高宗趙構毅然南渡,在杭州建立了繁榮富庶的南宋,趙家天下又延續了150多年。咱大明的條件比那時候強多了,地方比它大,物產比它豐富,關鍵是祖宗當年遷都北京時,設南京為陪都,有一套完整的行政體系在。
李明睿敦促,只要您下決心南下,東山或可再起,大明中興有望。沿途的河北、山東、江蘇的情況目前還不錯,安全不是問題。總之死守北京就是等死,儘快動身為好。李明睿說得有根有據,崇禎聽得入神,兩人深談了一晝夜。
不過,按明王朝的制度,皇帝的重大決策需要得到政府部門支持;而且崇禎還擔心,如果自己出頭提出放棄首都和祖陵,身後一定挨罵。最好由政府部長們在會上先提,自己假裝不同意,部長一再勸遷,這樣的決策過程最完美。會上,崇禎帝流著淚試探說:「形勢都這樣了,我想親自上前線,戰死疆場,你們都別拉著我。」各部部長爭著要為領導分憂,代皇帝出征,就是沒人提南遷。李自成大軍越打越近。崇禎暗示李明睿寫一份報告,把南遷議題公開化,試圖倒逼政府。政府首席部長陳演反對南遷,故意把消息捅出去,弄得沸沸揚揚,謠言四起,人心大亂。他還嫌不夠,指使一個小幹部向上遞材料,攻擊南遷是別有用心,是「邪說」,要求嚴肅處理李明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