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貓罐頭分為「主食罐」與「副食罐」嗎?由於兩者外包裝上沒有明顯區別,造成許多毛主人不知如何分辨。
想知道兩者間有什麼差異,以及如何挑選,可別錯過接下來的分享!
◎ 主食罐 ◎
主食罐經過專業的營養比例調配,能夠提供貓咪所需的完整營養和水分,可直接代替乾飼料食用。
◎ 副食罐 ◎
未經過特定的營養調配,可能缺乏貓咪所需的部分營養,較不適合長期作為主食食用,建議搭配主食罐一起餵食,以免貓咪營養不良。
部分副食罐味道較重,提醒毛主人盡量不要太頻繁餵食,或多加一點水將味道沖淡,避免貓咪因吃慣重口味而挑食喔!
◎ 罐頭挑選原則 ◎
應選擇成分較天然、添加物較少、有清楚成份標示的罐頭,如「肉類」應清楚標明為哪種動物,並且最好是以「肉」為主,不要有太多「肉類副產品」。
食物鏈頂端的魚類如鮭魚、鮪魚等,易殘留過多重金屬,建議減少餵食,而且常吃魚罐頭可能會讓貓咪挑食;某些穀類成份則可能導致貓咪過敏,也應小心挑選。
另外,某些廠牌的罐頭口味較重、碳水化合物含量高,易使毛寶貝挑食、肥胖,可先查詢比較各家差異後再行選購。
◎ 挑選前先計算 DM 值(營養含量/(100-水份))◎
乾物重的比例「DM 值」是觀察營養含量的依據,包裝上標示的各項成份皆須轉換成 DM 值,才是正確的營養含量。
挑選主食罐時,應選擇蛋白質與脂肪含量高,且碳水化合物低的產品,較能給貓咪完整的營養;副食罐則注意蛋白質及水的含量即可。
一般來說,罐身上只會出現「成份」及「營養成份」,並無 DM 值的數據,毛主人可於購買前先上各品牌官網查詢,再行選購。
◎ 主副食罐之差 ◎
主食罐的蛋白質與脂肪含量皆高,並有牛磺酸、維生素等額外營養;而副食罐則著重在蛋白質與水分的補充,營養較不完整。
為了能讓毛主人更了解主、副食罐差異,小編特別列出成份比較表,供大家判斷。
主食罐
<成份>:
新鮮牛肉 55.0%、新鮮雞肉 23.9%、蔬菜(豌豆,南瓜) 12.9%、水果(蘋果) 3.7%,紅藻膠、維生素、礦物質 2.8%、Omega 油(向日葵油 & 亞痲籽油) 1.5%、牛磺酸、紐西蘭綠唇貝、輔酵素 Q10、必須脂肪酸 Omega-3和Omega-6
<營養成份>:
粗蛋白質 min 8.2%
粗脂肪 min 5.3%
粗纖維 max 0.3%
粗灰質 max 2.0%
水 max 79.9%
碳水化合物 4.3%
<DM%>:
粗蛋白質 40.79%
粗脂肪 26.37%
粗纖維 1.49%
粗灰份 9.95%
碳水化合物 21.39%
副食罐
<成份>:
雞肉,膠汁
<營養成份>:
粗蛋白質 min 12%
粗脂肪 min 0.5%
粗纖維 max 0.5%
粗灰份 max 1.5%
水份 max 85.5%
<DM%>:
粗蛋白質 82.76%
粗脂肪 3.45%
粗纖維 3.45%
粗灰份 10.34%
下次挑選罐頭時,別忘了仔細比較成份列表,毛寶貝才能吃得營養又健康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