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玩「油」戲,人民幣將成最大贏家?

@ 2016-03-12

前言:近期都說石油讓俄羅斯經濟苦不堪言,實際上普京正在一步一步實現他多年的計劃。原油市場一片混亂,沙特與美國關係正日益冷淡,俄羅斯憑藉強大的軍力打著穩定油價的旗號強行上位,或將成為各產油國的領袖,把美國踢出局。

【「石油美元」】體系

二戰之後,美國通過布雷頓森林會議在全球範圍內全面構建美元霸權體系。20世紀70年代受OPEC帶來的3次石油危機和國內經濟滯漲影響,美國被迫讓美元脫鉤黃金。之後,認識到石油重要性的美國,開始構建「石油美元」體系。1974年,美國帶領西方國家幫助以色列打敗了阿拉伯聯盟,掌握談判優勢的美國與沙特秘密簽署了協議。在協議中,美國與沙特做了一項交易:沙特承諾所有出口的石油用美元作為唯一的定價和清算貨幣,而且沙特利用其在OPEC的領導地位保證所有原油交易都以美元結算;作為回報,美國給沙特傳統專制的王族權利極其領土予以保護。

這個協議到底為什麼那麼重要呢,舉例來說:中國要購買石油,必須拿美元去買,就要靠出口賺取美元,然後儲備起來用以購買石油,美國無形中就控制了石油貿易。隨後「石油美元」體系進一步擴大,黃金、鋼鐵、糧食等大宗商品也都以美元計價和清算。但是自歐巴馬上台以來,美元體系開始動搖,目前處在崩潰的邊緣。美元體系的動搖,俄羅斯可以說是功不可沒的!

【去美元化】

2014年年底,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俄羅斯採取了嚴厲的制裁措施。作為回應,俄羅斯宣布出口的石油也不再用美元定價。進而在2015年9月,俄羅斯與中國簽署了一項協議,在協議中俄羅斯實際上已經同意中國用人民幣購買任意量的石油。加之法國巴黎銀行被美國處以90億美元的罰款,引起法國強烈不滿,並極力推動在中歐貿易中用歐元或人民幣結算,不再使用美元。

近來,由於國際油價暴跌,OPEC成員國和俄羅斯遭受了重大打擊。OPEC分崩離析,名存實亡,產油國迫切需要一個新的聯盟。美國卻偏偏在這時解除了對伊朗的制裁,讓伊朗重返國際原油市場,讓沙特極為不滿,因為伊朗是沙特的競爭對手。俄羅斯趁機拉攏沙特、卡達和委內瑞拉,企圖建立一個新的全球石油帝國,該石油帝國可能會控制全球大概73%的石油供應。

美元作為全球首要儲備貨幣的地位與石油美元體系緊密相關;石油美元體系的持續性依賴於中東不穩定的地緣政治格局。所以若俄羅斯牽頭的石油帝國建成,中東地區的政治格局會趨於穩定,「石油美元」體系必然會崩潰。這對於人民幣來說是巨大的機遇。首先來講人民幣的國際化程度加強,在人民幣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籃子(SDR)之後,人民幣的國際化水平還會繼續上升。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公告稱,中國人民幣1月份在全球支付中所占份額為2.45%,高於12月份的2.31%,穩居全球第五大支付貨幣寶座。

美元影響著原油,原油影響大宗商品,中國是世界最大的大宗商品進口消費國,這些數據顯示,人民幣已經具備作為全球支付貨幣和儲備貨幣的條件,但是人民幣能否抓住機遇獲得最大利益還是要看中國的經濟實力,特別是對大宗商品控制能力。世界資本都注視著中國的大宗商品市場,這也引發了對大宗商品的投資熱潮,興起了又一個投資行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