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寶寶的手臂上都會冒出一個小膿包?

@ 2016-03-12

寶寶出生後沒多久,細心的媽媽們發現寶寶手臂上不知何時起冒出了一個豌豆大的小膿包。很多新爸新媽起初並不知道這是怎麼一回事,不少人還以為是寶寶體內火氣重冒出的癤腫。

一番打聽諮詢後,媽媽們才知道原來這個小膿包竟與寶寶之前接種了卡介苗有關。

可問題來了,寶寶經常要洗澡啊,長了這個小膿包能碰水嗎?寶寶會疼嗎?什麼時候這膿包才能消掉啊?以後會留疤嗎……別著急,只要是關於寶寶的,哪怕再小的問題咱也要用最科學專業的態度來對待,不是嗎?

問題一:什麼是卡介苗?有啥作用?

一句話,這是用於預防結核病的疫苗。卡介苗接種的主要對象是新生嬰幼兒,接種後可預防發生兒童結核病,能有效減少粟粒性肺結核和小兒結核性腦膜炎的發生。

問題二:卡介苗什麼時候接種?

卡介苗一般在寶寶出生後24小時內進行接種,方式為在上臂三角肌外側皮內注射。出生時沒有及時接種的寶寶,如果未滿3個月可以直接補種;3個月-3歲間的嬰幼兒需要進行結合菌素(PPD)實驗,結果為陰性者可以補種;4歲及4歲以上的寶寶不再補種。

問題三:接種卡介苗後,手臂上都會冒出小膿包嗎?

接種卡介苗2周左右後,90%以上的人都會在接種處局部出現紅腫,隨後化膿、破潰、結痂,整個過程持續3-4個月至半年,最後癒合形成疤痕,俗稱卡疤。其實這是接種卡介苗後的一種副作用,可因為絕大部分人都會出現,所以大家習慣性認為有卡疤是正常反應了。

問題四:有人說,沒有長出小膿包就代表接種不成功,必需要補種,是這樣嗎?

這是多年前的老說法了,實際這種說法並不正確。因為接種卡介苗後,5%-10%的接種者並不會形成卡疤,但並不表明就是接種不成功。中國疾控中心的指導意見是:已接種卡介苗的兒童,即使卡痕未形成也不再予以補種。

說白了,也就是只要寶寶出生後接種了卡介苗,不管有沒有出現小膿包,都不需要再次接種了,一般無需去醫院複查。

問題五、小膿包多久會消掉?期間可以碰水嗎?如果潰爛了怎麼辦?

接種卡介苗2-3周左右後,接種處局部會出現紅腫,漸漸形成小膿包,繼而潰瘍,過程持續2-3周後逐漸結痂,再過3-4個月左右結痂脫落形成卡疤。至於卡疤多久會淡去,那就要看個人的皮膚修復情況了。

接種後出現小膿包,一般可以正常洗浴。洗澡過程中能不碰水當然更好,萬一碰水了也沒關係,立即擦乾保持乾燥就可以了。如果有化膿潰爛,用干棉球蘸干就可以了,等待再次結痂。切忌塗抹酒精、碘酒等消毒劑,也最好不要貼創可貼或包裹紗布等。

如果膿包潰瘍面積大, 而且局部膿腫明顯,建議去醫院處理。

俏媽說:

有人說,接種卡介苗後形成的膿包越大說明效果越好,其實這都是沒有科學依據的。

另外說點題外話哈,手臂上留下的卡疤千萬不要讓寶寶抓撓。俏妞在一歲多的時候,疑似有「強迫症」的她就曾好幾次摳破了這個卡疤,有一次還滲出了血水來,最後只好在大熱天給她穿了半個月的中袖衫,這才讓她忘記掉手臂上那顆摸起來怪怪的小東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