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紀歐洲最恐怖的傳說之一就是吸血鬼了,各種恐怖的吸血鬼題材直到現在都是很多恐怖電影的題材。在吸血鬼傳說盛行的年代,人們對待疑似吸血鬼的人都十分殘忍,他們會使用各種方法來懲罰他們,主要使用木頭把他們的屍體釘住。但是考古學家最近在波蘭發現的一具疑似吸血鬼屍體卻遭遇了斬首的殘酷刑罰。
據媒體報導,考古學家在波蘭格利維策鎮挖掘發現神秘奇特的「吸血鬼」墳墓.
這支歷史學家小組發現墳墓里包含著16世紀四具沒有頭部的屍體,他們的頭部被切割下來,放置在腿部之間。
中世紀斬首可疑的吸血鬼是一個慣例,人們認為這是阻止死者變成吸血鬼的唯一方法。
考古學家無法確定這些屍骸最終的行刑過程,但他們可以斷定這些屍體的頭部被移除,並且沒有發現任何陪葬品。
考古學家加賽克-皮爾扎克(Jacek Pierzak)博士稱,很難揭曉這些屍體是如何被處理埋葬的。
這些屍體將進一步進行測試分析,最初評估認為他們的死亡時間大約是16世紀。
保加利亞考古學家在黑海小鎮索佐波爾一處修道院挖掘發現兩具吸血鬼屍體,他們的屍體至少已有800年歷史,在胸部插入鐵棍。
保加利亞國家博物館負責人博茲德哈爾-迪米特羅維(Bozidhar Dimitrov)稱,保加利亞近年內發現至少100多具吸血鬼屍體。這樣的屍體在村莊附近很容易挖掘到,第一具吸血鬼屍體是在20世紀初發現的。
即使現代吸血鬼屍體仍對歐洲東區偏遠地區村民構成真實的心理威脅,他們仍準備好大蒜和十字架來防禦隨時可能蘇醒的吸血鬼,同時,他們會將中世紀的屍體挖掘出來,在心臟位置插入鐵棒。
Advertisement
在傳說故事中,吸血鬼喜歡吞食人類和動物的鮮活肉體。
考古學家在捷克發現3000個墳墓,裡面的屍體被巖石壓著,避免吸血鬼從墳墓中爬出來。
中世紀歐洲人關於吸血鬼的傳說:
吸血鬼一詞來源於原始斯拉夫術語「opyrb」或「opir」,後來演變為「vipir」、「vepir」或「vapir」。整個中世紀人們都普遍相信吸血鬼遍布保加利亞和歐洲中部地區。酒鬼、小偷和殺人犯都被認為可能是吸血鬼。人們認為吸血鬼看起來完全正常,他們到達一個小鎮,甚至在當地結婚生子。但一到晚上他們就會漫步在鄉間吸血。這些類型的吸血鬼可以被木樁穿心而防止死而復活。
有一種說法是吸血鬼是亡命之徒的靈魂,他們生前死在山上、森林或鄉村道路,死後屍體被烏鴉、狼或其他食腐動物吃掉。因為這樣的靈魂是不允許進入天堂或地獄,所以他們仍游蕩在被扼殺的地方並靠吸周邊人的血維持生命。
還有一種說法是死於暴力、非自然死亡的人、或是屍體在葬禮前被貓跳過的都可以成為吸血鬼。在這種情況下,要在第一次葬禮後40天,屍骨變成明膠時,將屋內清空,請一個專業的吸血鬼獵人Vampiridzhija來徹底消滅吸血鬼,或是讓狼吃掉屍體。在第一個四十天它可以被「Vampiridzhija」——一個專業的吸血鬼獵人能夠看到他們,或者被一隻狼。但是如果這個時候不能徹底消滅吸血鬼,他們將變得更加兇悍。
巴西怪病村遍布「吸血鬼」 最怕陽光
巴西南部1條住有約800人的農村,有3分2的居民受罕見的遺傳皮膚病基因影響,對紫外光非常敏感,易於患上皮膚癌。由於群醫暫未有治療方案,建議他們要完全與陽光隔絕,亦指出患病機率如此高,與村民通婚有關。
該村位於距離聖保羅約110公里的阿拉拉斯市,村民體內有名為著色性乾皮癥(Xeroderma Pigmentosum,簡稱XP)的基因,患者的皮膚未能抵擋紫外線,容易被曬傷,且不能自行修復,因此極易患上皮膚癌,病況更會迅速惡化。由於患者不能照射陽光,只能在晚上出外,該病又被稱為「吸血鬼病」。
現時村內亦有20人確診患上XP,患者的皮膚一旦受損就會潰爛,外表看起來相當嚇人。其中確診村民、38歲的雅爾丁(Djalma Jardin)早前接受紀錄片訪問,透露自9歲起,臉部長出大量雀斑及腫塊,並因此病而毀容,只剩下1隻眼睛完好,但因眼瞼受損,致令睡覺時不能閉上眼睛。
他在受訪後不久病情惡化,不幸身故。亦有患者因病發要切除右側下顎骨,須依賴假體才可說話。
XP須父母同時擁有導致這病的基因,誕下的子女方會患上此癥。專家估計,該農村最初有數個家庭,XP的基因分別存在不同成員身上,他們其後集中與村內人通婚,故農村患XP的比率高於尋常。村民本來是務農為生,但專家警告,XP病人不能被陽光照射,即使只是數分鐘,也會令癌細胞擴散,加上現時沒有治療方法,令失去生計的患者感絕望。
此外,當地1名士多老闆發現很多村民的皮膚出現黑色斑點,覺得十分奇怪。
Advertisement
猜測是否傳染病,或是上天的懲罰,於是向傳媒求助。此事經報導後,引起外界關注。
吸血鬼,可能是被拍攝被寫作最多的影視劇題材之一,從19世界末的的古老,知道最新電影'德古拉元年'。
盡管很多羅馬尼亞人非常不喜歡以此為噱頭招攬遊客,但吸血鬼故鄉的招牌,是羅馬尼亞揮之不去'夢魘';
盡管達契亞人的故土上有很多優美的風景和歷史文化,但探訪德古拉,依舊是許多人達契亞之行的主要目的。
很'慚愧'地說,我的首次羅馬尼亞之行也沒能免俗, 不僅去了吸血鬼城堡,還去了吸血鬼故鄉、出生地..
總之,所有移動的'東西',都在一條公路上行駛.. 真可謂公共資源絕對平等
不過這樣的後果,就常常是,50公路的路程走上2個小時也不稀奇..
所以,行程的內容一減再減,最後連去布加勒斯特看朋友的計劃都不得不取消。
布拉索夫,在我去過的羅馬尼亞大城小鎮中,布拉索夫是遊客最多的地方,沒有之一。
因為吸血鬼,布朗城堡大概是被造訪最多的羅馬尼亞景點。原本以為應該詭異和幽靈一般的地方,因為太多遊客,顯得熱鬧異常,吸血鬼早就被遊客瞎跑了吧... 基本是中國景點的節奏,遊客摩肩擦踵,前赴後繼。
Advertisement
因此,當地人十分感謝吸血鬼的始作俑者,愛爾蘭作家斯托克(Bram Stoker),據說這里甚至還有他的雕像,不過我沒找到呢。小說《德古拉》, 是不是第一步吸血鬼小說,俺不知,但一定是最知名的一篇。
這座古城,實在太小,半個小時不用,就可以繞一圈。嚴格地說,這里曾經不算是城市,只是一個防禦性的堡壘。因為地處交通要道,是兵家必爭之地,特蘭西瓦尼亞一樣,很多堡壘。譬如錫吉什瓦拉古城這樣的堡壘城市,還有周邊村落的很多堡壘教堂...
這里還是吸血鬼原型德古拉伯爵的故鄉,廣場上的德古拉雕像,鐘樓下的德古拉故居,總是遊客雲集。
這座小城裡,我最喜歡的還是那些五顏六色的彩色房屋...
超級可愛的城市,這座古城,原本跟錫吉什瓦拉一樣,也是座堡壘城市,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沒有了德古拉,就顯得陽光明媚很多,沒有陰森森的戾氣..(大概也是因為天氣的原因吧)
特蘭西瓦尼亞村落和堡壘教堂世遺這一組世遺共有7個村村落,我去了其中的4個不得不吐槽,羅馬尼亞的世遺,大部分都是一組一組來的,比如這組村落和堡壘教堂,還有後邊的達契亞人堡壘,木教堂、彩繪修道院...開車到處找這些世遺,真心費勁...不過現在想想,非常值得,也很多樂趣. ..
我同意羅馬尼亞的意見,這座城堡比布朗城堡恢宏大氣很多,也漂亮很多... 重要的是,遊客很少。
真的太詭異了!
你相信這世界上有吸血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