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無人機造出百億身家,他曾是中國學校學渣

@ 2016-03-11

作者:創界網

今天新品君給大家講一個中國人的故事。

為了凸顯我們主人公有多麼牛B,我們決定不搞什麼欲揚先抑了,必須在開頭就充分展現他的主角光芒。

我們的主人公是這樣的↓

他以36億美元的身價,排在2015年《福布斯》雜誌全球科技界富豪100強名單的第54名,中國區的第10名

他是全球第一位無人機億萬富豪,他所創立的大疆創新科技公司,幾乎不靠融資,也不追求上市,但目前估值已經超過100億美元,占據了全球無人機市場70%的份額,根據路透社的統計,目前在美國 129 間已註冊可使用無人機的企業當中,有47% (即 61 家)在使用大疆的無人機,遠遠拋離第二位的對手;在 695 家等待審批的企業里,有接近400 家也是用大疆的。

引用著名科技媒體The Verge的說法:「中國公司首度在全球範圍內,建立起一個全新的消費電子產品範疇。」

大疆的成功,在中國科技界歷史上可謂是「前無古人」。

我們故事主人公的名字叫汪滔

讓我們來回憶一下,天才少年的童年有沒有什麼相同點?

嗯,是不是學業成績都不怎麼好,但是業餘興趣都很牛

1980年出生在杭州的汪滔就是這樣。

小時候的汪滔讀了一本有關紅色直升機探險故事的漫畫書,隨後便對天空產生了極度的興趣。在這之後,他大部分時間都放在航模上,學習成績一直只是中等。

所幸汪滔父母開明,並沒有扼殺他看似「不務正業」的愛好,還在他16歲的時候送了他一架夢寐以求的直升機

雖然成績不理想,但汪滔還是想要考名校的,當時他最想上的就是MIT和史丹福

BUT,

成績是硬傷,申請被拒了。

天才的成名總是要有點曲折的嘛不然故事就不好看了。

退而求其次,汪滔選擇了香港科技大學,就是在這裡,他的人生開始改變。

大學的前三年,汪滔一直默默無聞。

但在最後一年(沒辦法主角的故事就是這麼有戲劇性),汪滔開發了一套直升機飛行控制系統。

香港科技大學機器人技術教授李澤湘充分認可了汪滔的技術能力,在他的引薦下,這位性子有點倔的少年上了研究生

2006年,汪滔和兩位同學來到了中國製造業之地——深圳,租了一套三居室的公寓辦公,這就是大疆創新科技公司的雛形

公司一開始靠給中國高校和國有電力公司出售一些零部件盈利。那時候汪滔還不知道無人機的市場規模會發展到今天這麼龐大,他的想法很簡單:

開發一款產品,養活10幾20幾個人就行了。

但汪滔的性子其實並不適合當一個領導者,照他自己原話,「是一個不招人待見的完美主義者

一個苛刻的領導者,再加上早期缺乏明確的規劃,大疆科技的員工不斷流失,在創立2年後,創始團隊所有人幾乎都走了

在最艱難的時候,汪滔家族的一個世交給大疆注資了9萬美元,這也是大疆迄今為止唯一一個需要外部資金救濟的時刻

拿到融資後,汪滔繼續開發新的產品,並帶著這些產品到一些小型貿易展上推銷,比如2011年在印第安納州曼西市舉辦的無線電遙控直升機大會。

正是在曼西市,汪滔認識了一家從事航拍業務的創業公司CEO科林·奎恩,他當時正在尋求如何利用無人機拍攝穩定的視頻。

汪滔於是為這家公司設計了一個叫做「平衡環」的裝置,隨後,汪滔設法將無人機的電機連接到平衡環上,這樣無人機就不再需要自己配備電機了,大大減少了零部件數量以及產品的重量,也成功將製造成本從2000美元降到不足400美元

2012年的時候,大疆已經擁有了一款完整無人機所需要的一切元素:軟體、螺旋槳、支架、平衡環以及遙控器。

2013年1月份,大疆發布了「大疆精靈」,這是第一款可以隨時起飛的預裝四旋翼飛行器:它在開箱一小時內就能飛行,第一次墜落時還不會造成解體

「大疆精靈」的簡潔性易用性,撬動了非專業無人機市場。

不僅如此,這款只售679美元的入門級產品,還令大疆的收入增長了4倍,這一成績還是在幾乎沒有任何市場投入的情況下取得的。

「大疆精靈」被銷往全球各個國家,在大疆的總營收中,美國、歐洲和亞洲等三個地區各占30%,剩餘10%則由拉美和非洲地區貢獻。

汪滔對此感到非常驕傲,他說:「中國人總認為進口產品的質量一流,而中國製造的產品質量一般。好像我們自己的東西總是二流產品。我對整個市場環境感到不滿意,想要做些事情來改變這種狀況。

但其實汪滔對這款「大疆精靈」並不是十分滿意,汪滔心目中完美產品的標誌是日本手工藝品,「大疆精靈」還遠沒有達到這個境界。

另一邊廂,大疆所製造的無人機也惹來了不少爭議,今年4月,一位抗議者利用大疆製造的無人機把一瓶放射性廢料降落在日本首相官邸樓頂;此前一個月,大疆開發的另一架無人機還被犯罪分子用來向倫敦郊外的一座監獄運送毒品、手機和武器

然而汪滔並不對此感到任何憂慮,也沒打算利用這個機會炒一炒自家產品,只是說了這麼一句話↓

「這不是什麼大事兒。」

的確,比起這些邊角料,無人機的征途可是星辰大海

在今年4月份的尼泊爾7.8級大地震中,救援人員依靠無人機來繪製受災地區的地圖

Facebook利用無人機向非洲農場地區提供無線網際網路接入

林業局利用無人機在1500米的高空監測森林火勢走向

《權利的遊戲》和最新一部《星球大戰》也都利用無人機進行拍攝

汪滔當然也看清了無人機向各個應用領域擴展的發展趨勢,但比起占領多少市場份額,汪滔更在意的是能不能靠技術贏得尊重

他認為過去幾十年來,整個中國商業界,聰明的人太多,談商術的太多,但有技術信仰的卻是鳳毛麟角

我們當前面臨的主要發展瓶頸是如何快速解決各類技術難題,」他說,「你不能滿足於眼前的成績。

因此大疆在產品之外進行了大量戰略性布署新類型的技術研發

與著名攝影設備生產商哈蘇 (Hasselblad) 建立戰略性夥伴關係;

與美國菲力爾公司(FLIR)空中熱成像技術建立合作關係,拓展無人機在勘探上的能力

成立無人機發展資金,並與平台夥伴分享技術,吸引開發者為大疆無人機開發應用;

在矽谷建立海外研發基地,從特斯拉蘋果等著名科技公司挖角,增加自身的技術實力

在大疆眾多戰略部署中,有一個格外吸引眼球——建立DJI SDK(軟體開發工具包)開發平台。

這是大疆在去年4月開放的一個平台,旨在鼓勵並支持開發者在大疆的飛行平台上編寫適用於各自領域的應用。

汪滔認為這是大疆最重要的戰略之一

DJI SDK平台App Store其實有著異曲同工之處,蘋果之所以從製造消費品到成為生態,至關重要的是無數開發者在 iOS 平台上編寫的 App,讓手機有了更多新的玩法。

汪滔希望無人機也能這樣。

我們大疆的核心技術已經經過了十年的開發,如果無人機創業公司自己去摸索的話,需要很大的人力,也需要很長的時間。但如果我把這些東西全部集中在 SDK 上面,以一種很合適的價格開放給他們來開發的話,他們就沒必要重新走一遍這樣的路。」

汪滔這個舉措是出於對無人機真正的熱愛。他希望能通過這樣的平台,減少紅海競爭,讓大家集中心力,去為無人機多做一些有價值的事

2015年,汪滔給公司定了個口號——激極盡志,求真品誠。

意思是激發我們極盡的志向,不斷追求真知灼見。

2016年,汪滔的新年願望是可以挺直腰板把大疆所有產品拿到世界上

祝汪滔願望成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