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發現古城,科學家無法解釋是人類遺留還是外星文明?
位於日本最西端的「與那國島」,而它最著名的就是擁有世界罕見的水下文化遺址,通稱為「與那國島海底地形」。這些高達25公尺、寬達100公尺以上的岩塊被認為是海底遺蹟,成為了觀光著名景點,但它的真相直到今日卻還沒有人能完整說明…
▼1985年,與那國島附近的海域裡有人發現了疑似人造的遺蹟,海底的岩塊呈現著相當尖銳的直角,宛如一層又一層的階梯,但因為不確定這會不會是自然形成的產物,因此這塊區域就先取名為「與那國島海底地形」。
▼從發現這個謎團以來,日本學者就對與那國島的海底地形進行了不少研究,其中的代表性人物之一就是琉球大學的木村政昭名譽教授。他從1996年開始鑽研與那國島海底地形,至今已經有8年的時光,他認為這個遺蹟稜角平整,不像海底侵蝕,附近也沒有崩落的碎石,肯定是人造的遺蹟。
▼木村教授率領的考古團隊在海底發現了形似石砌建築、柱穴、靈石、人頭雕像、海龜圖像等文明產物,甚至還發現許多石頭上都刻了象形文字,讓他深信這裡就是古代傳說「海底龍宮」的典故由來,而這些遺蹟更像是在1萬2千年前突然消失的姆文明!
▼「姆文明」是20世紀初美國學者柴吉沃德(James Churchward)所提出來的假說。他認為在距今1萬5000年前的史前時代,包括日本、琉球、台灣的西太平洋一帶,其實是一整塊相連的「姆大陸」,姆大陸面積比現今的南美洲還大,而史前人類甚至在其上創造了燦爛的古文明。
柴吉沃德指出姆大陸在遭遇了大地震的地質變動後產生分裂,而上頭的古文明也在一夜之間沈入大海,一切記載就此失落,沉眠在太平洋海底,相信此種學說的木村教授則認為與那國島就是證明當初「姆文明」的遺址。
▼考古團隊在勘察與那國島海底後以電腦繪製了合成的遺蹟復原圖,上面有著海龜壁畫、靈石、廣場等宗教象徵,可以判斷就是古文明居民聚會的神廟,而平整的階梯和石牆等,就像古埃及的金字塔一樣,也代表了不亞於當代的高超建築技術。
▼雖然木村教授提出了理論與證據,不過在勘察與那國島的學者中,還是有另一派堅信這是自然形成的景觀。美國著名的地質學家羅伯特修奇(Robert M. Schoch)就表示:「那些接縫是純天然的平行斷裂,才會造成看起來像人造遺蹟的直角。與那國島嶼座落在地震帶,而地震很容易讓石頭斷裂成這個形狀。」他還認為木村教授發現的象形文字不過是石頭上的刮痕。
▼另外一位學者維斯特(John Anthony West)也說那些看起來像是「牆壁」的平台,其實是自然形成的景觀,只是在地質變動中,被隆起的地形往上推,才會變成直立的模樣。
▼到底是失落的古文明,還是自然形成的奇特景觀?與那國島的遺蹟到現在仍然沒有結論。或許以目前的人類智慧與發明,還沒有辦法勘破它的真相吧…
與那國島海底地形目前被發現的時間還不算太長,不過卻成功激起了人類對於海底世界的好奇與幻想。如果你有興趣潛水的話,也可以去當地探索這些海底的景觀,看看到底感覺像人為的還是自然形成的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