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還會抗美援朝嗎?中國的紅線不是說說而已

@ 2016-03-10

最近,半島局勢風聲鶴唳,美韓搞三十多萬人的大規模軍演,北邊金3帥直接說要主動扔核彈······總之,這半島已經火藥味十足,大有大戰一觸即發的味道。就半島的戰爭來說,現階段還遠不具備條件,原因很簡單,中美關係還沒壞到用代理人戰爭解決問題的時候,而中國的底線就是不能在半島生戰生亂。至於北半島,其沒有發動大規模戰爭的能力。

所以,大家現階段盡可以放心,在中美之間關係雖摩擦但沒有撕破臉的情況下,這種可能性是沒有的。事實上,哪怕中美撕破臉,中美直接發生軍事衝突的可能性也不高。就像現在,美俄雖然在中東、東歐劍拔弩張,但在敘利亞暫時也沒有發生軍事衝突的可能。這個道理很簡單,大國之間的直接戰爭一旦失控就意味著世界大戰,前面兩次世界大戰的代價擺在那,誰也不敢去做這樣的賭博。

不過,不管現在是不是有爆發戰爭的風險,但大家都關心這樣一個問題:半島一旦爆發戰爭,中國還會"抗美援·朝"嗎?在3月8日的記者會上,環球時報的記者就這樣問王毅外長:

"近來朝鮮和中國的關係越來越不好,請問中國認為朝鮮是戰略屏障還是戰略包袱?是否還把朝鮮作為盟國?您剛才也提到中方不會無視半島地區的穩定被破壞,是不是意味著一旦發生戰爭,中國會再來一次'抗美援·朝'?"

王毅外長的回答拿捏恰到好處,該表達的都表達了,但如果不品位文字背後的味道,又好像什麼都沒說。王毅說:

"中國和朝鮮半島山水相連、休戚與共。中朝關係是有著深厚友好傳統的國與國之間的正常關係。中國既重情義,也講原則。我們珍視同朝鮮的傳統友好,朝鮮要謀發展、求安全,我們願意提供支持和幫助。但同時,我們堅持半島無核化的立場毫不含糊,對朝方推進核、導計劃,我們不會遷就。應該清楚地看到,無核才能和平,對話才是出路,合作才能共贏。"

從王毅外長的話里我們可以讀出如下幾點:

一是中朝"休戚與共",這意味著半島的事情就是中國的事情。

二、"深厚的友好傳統和國與國的正常關係"點明,中朝雖然有深厚的友好傳統,但並非盟友關係,而是"國與國的正常關係"。

三、中國既有對北半島的情誼,但在是非上原則分明,這既是說給半島南北雙方聽的。

四、北半島要是搞經濟發展,要謀求國家安全,中國願意幫助,但中國堅決反對核、導計劃,並且中國不會動搖立場也不會遷就北半島。再直白點說,就是只要北半島棄核,想要的國家發展和安全中國都能給。

五、半島要求得和平就必須"無核",同時也需要舉行對話和合作,沒有其它出路。這意思也是在說,若想尋求戰爭解決問題,那麼戰爭的結果是沒有贏家!

王毅外長的話,該說的都說了,半島任何一個當局者都能看懂。但對環球時報記者的"尖銳"問題並沒有直接回答,也不可能直接回答。對此,我們不妨從一個百姓視角,用老百姓的眼光去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北半島對中國來說是戰略屏障呢還是戰略包袱呢?這個答案其實很明確,北半島就是中國的戰略屏障,這一點毫無疑問。所謂現代軍事科技下地緣屏障不存在的言論是很荒謬可笑的,如果真那樣美國在自己家裡都威懾中國和俄羅斯了,幹嘛還在日韓大規模駐軍?還要搞第一島鏈遏制中國?還要搞北約東擴?花那麼多代價難道只是"過家家"嗎?有這樣疑問的人,既是對軍事科技的無知,更是對地緣政治的無知。毫無疑問,北半島,過去是中國戰略屏障,今天是中國戰略屏障,在美國撤離西太平洋之前都將是中國的戰略屏障,這一點不會改變。

其次,北半島不顧中國利益的"瞎折騰"的確給中國戰略帶來了系列困擾,這也使得中國的一些拆解美國圍堵中國的戰術計劃泡湯,給中國國家利益帶來系列損失,這也正是中國支持在聯合國層面"最嚴厲制裁"北半島的原因。北半島都不顧及中國利益,中國也只能在不損害自己利益的情況下給點顏色看看。關於這一點,在文章《原創丨我國為何同意"最嚴厲"制裁TA?有何影響?》(點擊可查看)中已闡釋清楚。

那麼,大家可能最關心的問題還是"一旦爆發戰爭,中國會再來一次抗美援·朝"?對此,占豪的答案是:不會再抗美援·朝,但對半島生戰一定會幹預。

為什麼是這樣的答案?要想搞清楚,我們得看看什麼是"抗美援·朝"。抗美援·朝又稱抗美援·朝運動,是20世紀50年代初中國人民支援朝鮮人民抗擊美國侵略的群眾性運動。

請注意,官方定義是這是一場"群眾性運動",參戰的是"志願軍"而非中國人民解放軍。之所以如此,是我國第一代領導人審時度勢,為了避免擴大戰爭規模,將戰爭控制在半島以內的做法。因為,以中國當時的實力,如果真的拉開架勢打全面戰爭,則美蘇冷戰爭霸的主戰場有可能從歐洲挪到東亞,這對新中國來說是有百害而無一利。後來,美國之所以在半島屈服於中國,根本原因也是美國對蘇聯冷戰的主戰場在歐洲而不在東亞,在半島和中國乾耗的結果是自己吃虧。

而今的中國已然不是1950年的中國,美國如果一定要和中國進行全面對抗,中國已經有了在中國周邊戰而勝之並讓美國付出慘重戰略性代價的能力。若美國非要在中國周邊挑起戰爭,想再像1950年代那樣進退自如已然不可能。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根本沒必要再以"志願軍"的名義來控制戰爭規模了,故若半島再生戰事,中國如需干預,出兵必然是中國人民解放軍,不再可能冠以"志願軍"名號,如此也就根本不存在所謂"抗美援·朝"的"民間"運動了。

今天的中國,中國要戰,就一定是一場人民解放軍出兵的對外戰爭,無論誰來,中國都有能力奉陪到底,中國都有能力控制半島局勢,這是當前中國的國家能力決定的。也正是基於這一點,中國才給出不准在半島"生戰生亂"的紅線,這個紅線是基於中國的綜合國力和軍事能力的,並非說說而已。

而今的中國已然不是1950年的中國,美國如果一定要和中國進行全面對抗,中國已經有了在中國周邊戰而勝之並讓美國付出慘重戰略性代價的能力。若美國非要在中國周邊挑起戰爭,想再像1950年代那樣進退自如已然不可能。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根本沒必要再以"志願軍"的名義來控制戰爭規模了,故若半島再生戰事,中國如需干預,出兵必然是中國人民解放軍,不再可能冠以"志願軍"名號,如此也就根本不存在所謂"抗美援·朝"的"民間"運動了。

今天的中國,中國要戰,就一定是一場人民解放軍出兵的對外戰爭,無論誰來,中國都有能力奉陪到底,中國都有能力控制半島局勢,這是當前中國的國家能力決定的。也正是基於這一點,中國才給出不准在半島"生戰生亂"的紅線,這個紅線是基於中國的綜合國力和軍事能力的,並非說說而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