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中國大口徑火箭炮,就等於擁有了自己的戰術飛彈!
這個世界上最有名的火箭炮是哪一款?毫無疑問,當然是蘇聯的BM-21「冰雹」40管122毫米火箭炮,可以說,「冰雹」成為了火箭炮領域的行業標杆,火力猛烈,機動性好,儘管這些年不斷有其他國家推出自己的122毫米或者128毫米、130毫米這些雜七雜八的火箭炮,追根溯源,都是在「冰雹」的基礎上改進,甚至乾脆直接仿製的,比如中國的81式火箭炮。
不過,再好的武器,也會有自己的缺陷,儘管依託現代技術,對122毫米火箭彈的推進劑和發動機進行改進,其射程由最初的20公里已經到了60公里,已經超過了絕大部分身管火炮的射程,不過,122毫米的口徑限制了其威力增強,尤其是加裝制導裝置,提高其打擊精度,在這種情況下,研製大口徑火箭炮成為了必然的選擇。
冷戰中,最有名的大口徑火箭炮無疑是美國的M270火箭炮和蘇聯的9K58「龍捲風」了,前者現在已經是西方國家的制式大口徑火箭炮,不僅可以發射包括制導火箭彈在內的各類火箭彈,還可以發射短程戰術彈道飛彈,在海灣戰爭中出盡了風頭,,美軍一共投入了189門M270火箭炮(其中18門具有發射陸軍戰術飛彈的能力),總共發射了17000多發子母火箭彈(含1170萬個子彈),給伊拉克軍隊造成了巨大的損害和威懾力,倖存的伊拉克士兵稱之為「鋼雨」。
至於「龍捲風」,這款蘇聯解體前推出的最為先進的大口徑火箭炮,系統採用了多種無控和末制導火箭彈。共同特點是採用了初始段簡易慣性制導(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INS),還採用姿態控制、彈體旋轉穩定和自動修正技術,火箭彈的散布精度技術。通過彈上的自動修正系統、陀螺定向儀和燃氣控制系統三者配合使射擊精度大為提高, 最大射程上的橫向圓機率偏差平均為100-120米,縱向誤差為220米。齊射時,1台發射車能在38秒內發射完12枚火箭彈,覆蓋672000平方米的區域。為提高作戰威力和軍售競爭力,俄羅斯近年來研製了不少新型號的火箭彈和戰鬥部,在多次國際武器展上頻繁亮相,為龍捲風系統打出了響亮的牌子。
不僅俄羅斯軍隊在用,其他軍隊也在用,即便是中國,也在90年代初引進其技術後,加以改進,推出了各種先進火箭炮,除了自用外,還推出了多種外貿型號進入其他國家軍隊服役,憑藉中國更加先進的電子技術,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由於國際公約不允許出口聲稱超過300公里,戰鬥部重量超過500公斤的彈道飛彈,中國居然還貼心的為客戶提供了射程280公里,戰鬥部重量480公斤的制導「火箭彈」,如此貼心的服務,怎能不動心?
近日,據外媒報道,日前,泰國陸軍舉辦的武器裝備展上,一款與中國WS-1火箭炮非常相似的武器引起參觀者的注意。據泰國媒體報道,該火箭炮是泰國在中國的授權下自行生產的DTI-1G多管火箭炮,其原型為WS-1火箭炮。泰國於2009年與中國簽約轉讓WS-1B多管火箭炮系統生產技術,將其整合到泰國陸軍裝備的沃爾沃中型卡車底盤上。此後,泰國將WS-1B更名為DTI-1多管火箭炮系統。2011年1月,首批泰國產DTI-1多管火箭炮系統交付泰國皇家陸軍。
軍事評論員趙喜說,中國不僅對外出售各種性能爆棚的火箭炮,還慷慨的對外轉移技術,看來,中國已經成為國際火箭炮市場上的霸主,遠遠勝過了原來的火箭炮大國俄羅斯。尤其貼心的是,對於一些不具備戰略武器的國家來說,配備中國北斗系統導航,可以精確打擊目標的中國火箭炮,毫無疑問就是這些國家的戰略武器,480公斤的戰鬥部足以打擊對方的關鍵目標,必要的時候,還可以在中國技術人員的熱情指導下,自行改裝,至於是減少戰鬥部重量增加射程,還是減少射程增加戰鬥部重量,就看客戶的需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