鄙人是自學者,以往沒有參加過日文考試的經驗,此次是第一次報考。
雖然這個部落格一開始只是想要放一些翻譯,但因為此次有幸通過考試,因此想把經驗寫下來跟各位分享一下。
鄙人本身極度厭惡讀書,是在學校聽課都在打瞌睡而且只要坐在書桌前面超過30分鐘就會開始口吐白沫的那種人。也因此,鄙人高中成績非常差,撇開加分入學和沒來考試的學生,校排名倒數的位置幾乎都是由鄙人包辦,但像鄙人這樣在學校被放棄的學生竟然也靠著自學在一年之內通過N1!相信正在閱讀這篇文章的您一定也可以辦到。
不過鄙人當初是以「有通過考試就好」的心態來準備,因此以下方法對於想考高分的人可能會不適用。
鄙人的學習背景
鄙人從小就喜歡看動漫畫、玩遊戲,所以已經接觸ACG這領域很多年了,平常也有在逛ニコニコ動畫的習慣。
高一的暑假,鄙人每天都泡在ニコニコ動畫上,不知不覺就把50音背起來了,之後定期會玩一些日文遊戲或上2ch、知惠袋、okwave看看文章,如此一般過了1~2年也把N5~N3大部分的句型都背起來了。
可是,鄙人看不懂時態,而且也分不出來丁寧跟常體、自他動詞的差別,當然也不會詞類活用、還原辭書形。鄙人當時沒有要考檢定,所以覺得這種程度拿來自娛已經足夠,因此便停在這種程度很多年都沒有進步。一直到了去年四月,鄙人才決定要接受考試,於是便在網路上惡補了動詞變化規則,之後還去圖書館借了林錦川老師寫的文法書,弄懂各種詞類該如何變化。從這時開始,鄙人才真正算是勉強有N3的實力。
但光是這樣,離N1程度還是很遙遠。於是鄙人開始思考,該如何在短時間內提升自己的能力。
在嘗試網路上各種方法、看了各種參考書之後,鄙人瞭解到一件事情。對鄙人而言,當務之急是得解決讀書超過30分鐘就會開始中邪這件事情,而不是埋頭猛幹。於是鄙人之後先放下參考書,轉而開始閱讀關於提升學習效率的書籍和相關文章。
讀書效率
經過幾天的努力,鄙人得到幾個關鍵字:
01.應少量多餐,多休息,保持心情愉快
02.記憶曲線
03.檢討自己的弱項、多發問
04.不要一股腦死背
05.挑一本好的參考書
06.搭配心智圖,不要浪費過多的時間在整理筆記上
07.建立習慣
01.應少量多餐,多休息,保持心情愉快
鄙人在這個日本網站上瞭解到很多關於讀書的事情:効率的な勉強方法
裡面提到人只要讀書讀超過一個時間,大腦就會開始感到痛苦,因而開始厭惡讀書這件事情,因此適當地休息是相當重要的。至於讀多久休息會比較好,這點是因人而異,依照上述網站的說法,大腦的極限似乎平均是落在90分鐘。
以鄙人來講,鄙人因為從前沒有讀書習慣,因此很容易疲勞,大概經過25~30分鐘就會開始分心,此時鄙人就會選擇休息10~15分鐘,站起來動一動或喝喝水、聽聽音樂、稍微上個網甚麼的。鄙人每天讀書的時間大約控制在30~90分鐘左右,因此會休息2~3次,也就是30~45分鐘左右。要注意的是,一樣是休息30分鐘,請間隔30分鐘就休息15分鐘,別讀了1小時才休息30分鐘,雖然整體時間並沒有改變,但效果卻是完全不一樣的。有時特別累,鄙人便會選擇快速瀏覽,早早睡覺休息,隔日再多讀一些。因為在精神不濟的情況下讀書,不僅痛苦,而且吸收率還很差。
至於該如何保持心情愉快,鄙人會選擇在讀書時放一些令人輕鬆的音樂(不推薦有人聲或太HIGH的音樂,會分心),或者是選擇一些順手的文具。別小看文具,花一點錢就能在精神上得到滿足、延長持續力,是很值得的投資。除了筆類之外,鄙人很推薦「立書架」,原本鄙人抄寫參考書資料時頭都會低很低,寫久了肩膀會痠,自然很快便覺得疲勞不想讀書,但自從用了「立書架」之後,這個問題就獲得改善,狀況佳時甚至一次讀超過60分鐘都不覺得累。
02.記憶曲線
何謂記憶曲線?請參照wiki
如果您跟鄙人一樣,看完wiki還是不知道記憶曲線是甚麼也沒關係,我們只需要明白:「重點就是要計畫性地定期複習」。因為人只要過了一天,便會將昨天新吸收的東西遺忘約7成,因此每日複習是相當重要的。
如第1項所講,其實鄙人每天花在讀書的時間很少,但鄙人一定會先複習昨天寫過的題目再開始寫新進度。鄙人會維持這樣的模式直到整本題庫的正確率達到9成以上。沒必要到正確率100%,那反而是一件非效率的事情。
鄙人寫題目時會做記號加以分類,一種是「有點懂,但不是很確定」,另一種是「完全不懂」。俗話說「忘掉7次單字才是你的」,文法也是如此,前面幾次寫錯是很正常的,不需要氣餒。打上「有點懂,但不是很確定」記號的題目,通常是已經見過幾次,只需再練習幾次就可以記住,而「完全不懂」的題目則通常是從前沒有見過的文法,因此孰悉度不夠,需要頻繁練習。鄙人每隔一陣子就會按照熟練程度不同,定期地將這些題目拿出來複習。
覺得特別難記憶或者是容易弄混的東西,鄙人會特別抄下來貼在電腦桌旁的牆上,只要用電腦用累了便抬頭看一下,時間久了自然就背起來了。
其實更理想的複習頻率是早上學過的東西,到了晚上便拿起來複習一次,隔天再複習第二次,隔一週再複習第三次,少量多餐。而且早上剛起床時讀書的效率聽說也是最高的。但因為鄙人懶惰,所以沒辦法複習這麼頻繁,而且每天都會拖到快睡覺才拿書起來看……
03.檢討自己的弱項、多發問
鄙人基本上每天都會寫學習日誌,內容包括今天的進度如何、教材使用感想、寫錯了幾題、對哪一類的題目比較不拿手、該如何改進自己的弱點、特定類型的題目該如何解題、今天讀書心情如何等等。
寫日誌除了有督促自己不要中斷讀書的作用外,還可以幫助自己釐清弱點,並且還能瞭解到自己是否有進步。瞭解自己的讀書進展是很重要的,光是看到自己一點一滴地在進步,便會覺得有動力繼續讀下去;反之,若是發現持續一段時間都沒進步,也能趁早調整自己的讀書方式,不要再繼續使用不適合自己的方法浪費時間。另外,鄙人還聽說,若自己有想做甚麼事情,那得把它化成言語表達出來才行,否則很容易停留在天馬行空的階段。因此鄙人有時也會在讀書日誌上寫下短期目標,例如「明天要讀完一章小說」「明天要查之前抄下來的單字」「明天要複習上個月讀過的地方」等等的。
檢討完自己不懂的地方之後,以鄙人來講,通常都是先上網查資料,如果真的查不到或看不懂,就會拿到網路上詢問。有的時候其實題目本身並不難,只是自己的腦袋打結,只要經過別的前輩提醒便豁然開朗,所以遇到不懂的題目,請不要跟它搏鬥太久,真的不懂就拿出來問問吧!不然很浪費時間又容易對自己失去自信,甚至還有可能理解錯誤,影響到日後學習。並且,鄙人在訂正時會寫上註解,例如「A文法只能使用於描述正面的句子,B文法剛好相反,所以這題必須使用A文法」「A後面只能接動詞」等等,而非單純地將題目跟答案抄一次。否則很容易流於死背題庫,下次題目換幾個字便不認得又寫錯。
04.不要一股腦死背
這也是在上述的日文網站上看到的方法。
假設今天需要背四個單字,分別是:「勉強、大嫌い、辛い、頑張る」,以往鄙人碰到這種情況,都是「勉強勉強勉強勉強勉強勉強……」先連續寫個10次再說,接著再換寫「大嫌い大嫌い大嫌い大嫌い大嫌い……」,但其實鄙人大概寫到第三次腦袋就開始放空、雙眼也呈現死魚眼狀態,剩下七次都是寫辛酸的。
比較好的做法其實是:「勉強大嫌い辛い頑張る勉強大嫌い……」這樣幾個單字輪流交替寫,如此一來大腦比較不會覺得無聊,可以大大減低放空的機率。時間要花在有效率的事情上,並不是花一堆時間一股腦死背就好,這樣不僅效果不好,還會對自己失去信心,覺得「怎麼花這麼多時間讀書,卻沒有等到相對應的成績?」,這樣下一次便很容易想「既然有努力跟沒努力的成績都差不多,那幹麻要努力」,之後開始厭惡讀書,這樣子便變成一個惡性循環。
05.挑一本好的參考書
鄙人每個月都會去圖書館借許多題庫或單字書、文法書回家翻閱,但發現台灣市面上編得好的參考書並不多。以閱讀測驗來講,台灣出題者的邏輯怪異,題目敘述也偏頗,其實寫多了不但沒有幫助,還會影響正式考試。而有的題庫解說雞肋就算了,甚至解答跟題目都是錯的,完全不值得信賴。
一本好的題庫可以提升的效率是非常大的,因此多花一點時間挑一本適合自己的參考書是很重要的。聽說日本出版社出的題庫會比較好,但因為圖書館借不到,再加上價格昂貴,所以鄙人沒有試過,無法發表感想。
第4頁鄙人會分享一點參考書的使用感想。
06.搭配心智圖,不要浪費過多的時間在整理筆記上
花太多時間整理筆記,這算是很多不擅長讀書的人的通病。鄙人一開始也有寫筆記,但其實寫完筆記以後,到目前為止也沒有拿起來再翻閱過第二次……老實說,整理筆記真的是樂趣比較多,因為大部分的參考書都比自己整理老半天來得有條理以及詳細。
反觀心智圖,鄙人覺得這種讀書方式實在是太神奇了!鄙人原本還在想說「只不過是畫一張表格而已,真的有那麼厲害嗎~~~?根本是噱頭而已吧!」,可是事實證明鄙人錯了。日文的動詞活用原本一直很困擾鄙人,但鄙人試著畫了一次心智圖後竟然就全部都背起來了。之後敬語的尊敬、謙讓規則也是靠著畫心智圖在一個晚上背完的。在總複習的時候利用心智圖也比讀筆記有用多了。如果有時間的話,就把心智圖再畫一次;若沒有時間,直接把畫過的心智圖快速瀏覽一遍也很有效。畫心智圖本身就是一種邏輯訓練,跟機械性地整理筆記是完全不同的。
關於心智圖的詳情,誠心建議各位去看看《讀書別靠意志力──風靡德國的邏輯K書法》這本書,裡面也有談到記憶曲線。
或者是上google搜尋「心智圖」,會有很多相關資料的。
鄙人是用一款叫XMind的軟體來繪製的,有免費試用版本,各位不妨試試看。
07.建立習慣
建立習慣也是很重要的,只要每日讀書的習慣建立了,就不會覺得讀書是件討厭的事情。
根據鄙人在網路上收集的資料,一個習慣的建立最少需要花上21天,而且要到90天以上才能變成真正穩固的習慣。所以只要撐過前面21天,讀書時所感到的痛苦就會減緩。換句話說,最痛苦的就是前面21天。
那麼該如何跨越這艱苦的21天呢?
鄙人做了一張日期表,只要今天有讀書就會在上面打個圈,反之就留白,要是到了月底整張表都是空白便會覺得很羞恥,所以鄙人每天不管再怎麼累還是會拿書起來翻個兩下。不一定要每天都讀1小時,如果今天狀況不佳,只讀一頁也是OK的,重點是不要讓「每天讀書」這個習慣中斷,不然第二天、第三天也會覺得不想做,等到第四天就會開始想放棄了。
通常建立新習慣之所以會中斷,就是因為一開始幫自己訂了過於遠大的目標,好比說「我每天要讀書3小時」或者是「我今天要寫10頁題目」「我今天要讀完3個科目」,這樣可能每天起床想到這件事情便覺得心情沉重,自然不會想要去實踐,變成空有讀書計畫卻沒有實踐力;但如果是把目標設定成「只要有翻開書就好」,便會覺得壓力沒有那麼大,心情也比較輕鬆,中斷習慣的機率也會下降。就算一開始只是作作樣子也沒有關係,只要累積得夠久,有一天也是會變成真的。
而且鄙人會幫自己設一個獎勵方案,比如告訴自己讀完這些題目後,等一下就可以看喜歡的動畫、玩喜歡的遊戲;或者一個月過去了,鄙人都沒有中斷每天讀書的習慣,那麼就會買一件自己喜歡的東西作為獎勵。每當自己快要放棄時,就想想獎勵,便覺得又有動力讀下去了。
閱讀的重要性
儘管鄙人之前不懂詞類變化也不懂丁寧體跟常體的差別,但也似懂非懂地閱讀日文文章很多年,因此也算是對閱讀能力小有自信。不過看了一下模擬題庫,發現閱讀的文章動輒占滿一整面試卷,而且用語較為正式,跟鄙人平常閱讀的文體有一段差距,因此還是得準備一下閱讀。而鄙人最終選擇的方法就是閱讀原文小說,不僅能提升閱讀速度,還可以學習到N1文法、新單字。
只要閱讀速度快,考試時就有愈多的時間可以慢慢思考答案,精神上也比較從容,能減低失常的機率。而且,最重要的是,提升閱讀能力的同時,也可以提升聽力!鄙人也跟很多人一樣,不知該從何準備聽力,於是在網路上翻了很多資料,發現聽力除了要多聽之外,首要解決的應該是增加字彙量,只要字彙量夠多,能聽得懂的部分便會隨之增加!反之,若字彙量不夠,一樣的東西就算聽上100次,還是聽不懂吧!
因此,「閱讀」這部分是鄙人覺得最值得花時間投資的。
鄙人之所以不推薦寫閱讀題庫是因為之前借了很多題庫回來,發現台灣出題者不僅邏輯荒謬,解題方法也很機械。然而N1的閱讀測驗有很多題目是比較偏向哲學性的文章,需要稍微想一下才會知道答案,因此這種不良題庫寫多了不僅沒有好處,還會使人的邏輯思考能力下降,在正式考試時選錯答案!鄙人寫了2、3次不同家的閱讀題庫,每次都錯一半以上,剛開始還很挫折,後來愈想愈覺得是出題者邏輯有問題,事後鄙人也在正式考試中的閱讀部分拿到60分滿分,證明了沒有寫閱讀題庫一樣沒問題。因此,鄙人認為,挑一本用字淺顯且有興趣的小說來閱讀,會比寫題庫來得有效而且有趣很多。
增強閱讀的方法
鄙人推薦的小說是東野圭吾《秘密》和《容疑者Xの獻身》。若不確定用字難度如何,可以去紀伊國書局看看,那邊小說都沒有包起來,可以試著翻閱看看。鄙人看書算是很慢的,就算是200頁的中文書有時也要拖上1個星期才讀得完,但上述兩本日文小說鄙人都在3天之內便讀完了,用字算是滿簡單的。若覺得東野圭吾的小說太難,也可以試試看輕小說,聽說是有N3程度便可以閱讀,只是會吃力一些。鄙人覺得挑小說還是有愛最重要,只要有愛就可以克服語言的障礙;反之沒有愛的話,也許翻了2、3頁便丟在旁邊生灰塵。
鄙人閱讀小說的時候,絕大時候是不查字典跟文法的。這點相當重要,請各位要多多注意。因為正式考試的時候不可能有字典讓您使用,因此學習利用上下文來推敲不懂的地方是很重要的。況且,若每遇到一個生字便去查字典,那保證初學者一本小說看上半年都看不完。假設自己程度不足,但又想挑戰讀原文小說,那鄙人會建議您先拿紙跟筆把不懂的地方抄下來,等到讀完一個大段落再去慢慢查詢,不要打亂閱讀的節奏,這樣會影響心情跟效率。
除了閱讀小說之外,鄙人平常喜歡逛一些日本作家的BLOG跟twitter。他們一般會在上面發一些心情小短文,因為篇幅不長,所以沒有閱讀習慣的人也能輕鬆地閱讀,不會感到負擔。每天讀個幾則,時間久了還是會累積不少實力。而且若想寫出自然的日文作文,那就更得閱讀這些日常性的文章了,裡面會有很多口語、流行語,甚至是時事、新知。
此外,鄙人也喜歡讀一些有關教育或哲學性的文章。這次檢定有碰到不少這類的文章,因此寫起來還算是得心應手。這方面的文章,鄙人是利用tumblr,在上面follow一些日本用戶,他們會轉貼來自各個平台的文章,包括2ch。2ch的討論串也是鄙人幾乎每天都會固定閱讀的東西,雖然上面有很多考試不會考的網路黑話、火星文、錯字,但讀起來也別有一番樂趣,可以瞭解到日本人怎麼吐嘈,對聽力快問快答的部分也有幫助。
還有一點,鄙人只用網路字典,不用紙本或電子字典。網路字典查詢速度不僅快速,而且還會定期增加新字、流行語,不像紙本字典會隨著時間被淘汰。鄙人一般是先查日日字典,若看了解釋之後還是不瞭解,才會改用日中字典。學習使用日日字典也能夠增加閱讀能力喔。
鄙人除了讀小說跟這些網路上的文章之外,並沒有特別背單字書或寫字彙的題庫。雖然鄙人在正式考試時字彙只拿到B等,但因為鄙人一開始的目標就是「通過考試就好」,所以覺得這樣的結果是很OK的。
閱讀小感想
各位在學生時代應該也有聽老師講過吧,寫閱讀時請先讀完題目再看文章,不然很耗費時間。不過到了N1的難度,其實有很多時候不乖乖把整篇文章讀完也找不到答案啦……建議讀文章的時候要用筆把重點劃起來,方便事後檢查。就算是覺得很簡單的題目,也請不要懶惰,要把重點畫出來。因為有的時候就是會被鬼遮眼,會漏看一兩個重要的關鍵字,然後答案就選錯了。
還有閱讀最後一題是廣告傳單或說明書類型的文章,這每次都是送分題,請一定要把握。但這種題目通常會有小小的陷阱,要睜大眼睛看清楚。
這篇文章有寫一些閱讀測驗的解題訣竅:檢定考補充包──閱測的小撇步
鄙人原本還沒感覺到,但看了一下上述文章作者整理出來的考題方向,發現還真的是這樣呢!對於閱讀測驗感到棘手的人,可以參考看看。
如何讀文法
一定會有人覺得「文法這東西不就死背嗎?哪有甚麼訣竅!」,但死背並不符合鄙人的行事作風,因此鄙人也花了不少時間在研究如何速成。雖然上面一直強調提升閱讀能力也可以提高文法的分數,但N1的文法有很多很冷門,連日本人都不見得能正確使用,況且文法比起字彙、聽力、閱讀算是相對好拿分的,因此想通過檢定還是不能在這方面偷懶。
鄙人一開始的做法是先讀完文法參考書,之後去寫題庫,然後訂正。但實際這樣做了三天之後,發現還是沒有任何進展,看到昨天讀過的文法都還是覺得很陌生。這其實就是鄙人以前考基測時的翻版,以前到了考前100每天都覺得要好好準備才行,但參考書買了、人也坐在書桌前了,不知為何就是沒有辦法把書上的內容讀進腦袋裡面,明明昨天才讀過這一章,睡了一覺卻又像是得了失憶症一樣忘光光了,考試成績自然沒有進步。明明讀書的時候都覺得這邊懂了、那邊也沒問題了,怎麼會這樣呢?
根據鄙人在日本網站上看到的說法,其實比較好的順序是「寫題目遇到不會的題目直接看解說繼續寫題目……」。因為若是先讀參考書,其實是不太能夠掌握自己哪裡懂、哪裡不懂,但若直接先做題目,自己的弱點便很快地一目瞭然。已經懂的題目是不需要花時間去讀的,我們只需要弄清楚不懂的地方就好了,因此掌握自己的弱點是很重要的。
因為這樣,鄙人在挑題庫的時候花了不少心思。「附解說」是鄙人挑題庫的首要條件,沒解說的題庫一律放到以後再考慮。因為鄙人時常是一邊寫題目一邊看解說的,再加上鄙人是自學,沒有老師在旁邊指導,因此若是沒有附解說,鄙人光是四處查這些資料就得花上數小時,一點也沒有效率。就算有附解說,解說也不一定完善,鄙人就有看過「因為ABC都不對,所以正確答案是D」這種有講跟沒講幾乎沒差的廢話解說。請各位在挑選的時候要多加註意!
參考書心得
真正讓鄙人使用得很高興的題庫只有一本而已:尚昂文化 星野惠子/辻和子著《日本語能力測驗N1文法》
這本題庫只有文法而已,若想練習字彙或聽力、閱讀則需要買別本。它的優點如鄙人在上一點所言,每一題都有附上日日解說,訂正起來非常方便,而且排版跟印刷品質很不錯,讀起來很舒服。
上述的題庫按照正式考試,將內容分成「文法(30回,共300題)」、「語順(15回,共75題)」、「文章填空(10回,共50題)」,每一回的題目數不多,因此寫起來不會有負擔。鄙人每天都會寫文法、語順、文章填空三種不同類型的題目,因題目難度分布平均,因此隨著寫的回數愈來愈多,錯誤率也會跟著下降,會覺得每天都有在進步,很有成就感。鄙人只要有錯或不太熟練,便會翻開解說,然後另外用筆抄下句型的意思、變化規則。注意,訂正時請別只用眼睛看,一定要動手寫,這樣效果才會好。
鄙人之前買了一本寂天的文法參考書,它把類似意思的句型都擺在同一章,乍看之下雖然覺得這樣很清楚,但其實如果不搭配題庫,整章讀完之後只會覺得全部的文法都混淆在一起,因為有些句型雖然意思接近,但用的時機卻不同,偏偏他們又長得很像……還記得在第2頁鄙人提過背單字的技巧嗎?若一直重複接受類似的訊息,大腦會感到無聊,接著便會開始空轉,造成讀書效率下降。因此鄙人認為這類型的文法參考書比較適合寫完題庫訂正時使用,但假如買了一本有附解說的好題庫,其實就連這類型的參考書都不需要買了。鄙人自從使用了尚昂的題庫之後,便把這本文法參考書拿去賣掉了。
鄙人大概花了一個月的時間,每天都寫尚昂的題庫,寫完一輪又寫第二輪、第三輪、第四輪,之後錯誤率便從滿江紅狀態降到了2成以下,過程中並沒有死背也沒有任何不愉快,是很自然便把內容都記起來了。等到錯誤率可以降到2成以下,這便代表自己對文法已經有一定概念,這時就可以開始挑選一些沒有附解說、難度較高的題庫當成練習了。不過鄙人在圖書館沒挑到甚麼好的題庫,也不想花錢買,因此文法的部分就先擱著。
直到考前一周,鄙人才又上網找免費的題目來寫:日本語教材図書館
鄙人在考前一週只想做文法總複習,保持日語語感,所以在這個網站連續寫了超過1000題以上的題目,沒花太多的時間訂正。但很可惜的是,在這個網站做的題目,都沒有在正式考試中出現,不過多練習總是好的。
鄙人也有試過大新出版《日本語能力試験対応N1模擬考問題集》,但覺得它的解說很雞肋,還是把它當成普通的題庫練習就好,不要太期待解說的部分。而且它題目分量又少,只有2回(包括字彙、文法、閱讀、聽力這幾個部分)。
寂天出版的《新日本語能力測驗N1文法模擬考題》則是完全不推薦,才剛寫幾回就發現有錯字跟漏字,甚至還有兩個選項長一模一樣……這些錯誤對自學者都是致命傷!
敬語
鄙人使用的參考書是:寂天 鈴木昭夫著《速攻日文敬語 五大類型表現法》
這本參考書寫得很清楚,也有把一些常見的誤用寫出來,例如雙重敬語之類的。只要搭配心智圖,很快便能把敬語概念弄懂。特定的尊謙動詞背不起來應該讓很多人很頭痛,鄙人推薦把它們抄在紙上貼在電腦桌旁邊每天看,這樣不用特別花力氣自然就背起來了。
鄙人一開始讀敬語的時候很挫折,因為當時有在跟日本人通信,談到了許多日本年輕人說話很沒禮貌之類的話題,於是鄙人便開始注意知惠袋上一些關於敬語的文章。觀察久了,發現有時就算文法跟尊謙敬語都沒用錯,還是會因為微妙的用字不同而讓日本人聽了覺得不高興。鄙人花了太多時間在研究每一種說法在日本人耳中聽起來是甚麼感覺,但愈研究便發現愈弄不懂,於是便重新思考一次,鄙人眼前的目標是要弄懂基礎敬語,而不是要寫一封完全不允許有錯誤的正式信件去跟日本大老闆談生意,況且檢定也不會考到這麼細的部分,所以這些連日本人都不見得弄得懂得問題不是目前的鄙人該煩惱的。這麼想之後,便覺得輕鬆多了。
不過,鄙人實際考完檢定之後,覺得其實不用撥時間來特別讀敬語,因為敬語的範圍很大,準備起來瑣碎,但真正出現在考試卻不多題。如果時間不多,鄙人會比較建議把讀敬語的時間拿去準備別的東西。當然若您的目標是要拿滿分,那便不能放過了,建議可以去找一些商業敬語的書來看看,光讀基礎敬語是不夠的。
文法小感想
鄙人覺得最簡單的是語順,最難的是文章填空。
語順是送分題,請一定要好好把握。只是寫語順有時也是會被鬼遮眼,看歪了就不小心選到另外一個答案,因為這樣而失去分數實在很可惜,所以鄙人建議寫語順時也是不要懶惰,要把正確的語順先寫在空格上,之後再畫卡填答案。若平常寫題庫時發現語順錯很多,那便代表需要多加強助詞、副詞概念,鄙人推薦林錦川老師的《日語語法之分析》,這系列按照詞性不同分成很多本,可以去書局或圖書館每本都翻翻看。
字彙
鄙人覺得最無聊的就是這部分了。
在考前3個月,鄙人有去網路上索取免費的字彙題庫。原本想說每天寫個3~5回應該很快就可以寫完,但寫了一個半月後,鄙人覺得自己對日文的熱情都快要被無聊的題庫給消耗殆盡了,每天都很機械性地作答,接著又要花上數小時去查字典和訂正。這跟鄙人一開始接觸日文的想法已經背道而馳了,鄙人只是想學習日文來娛樂自己,而不是給自己增加負擔。在熱情真正被題庫摧毀之前,鄙人停止了寫字彙題庫的動作。
鄙人覺得語言若要學得好,必須與興趣結合。因此斟酌過後,決定寧願少拿一點字彙的分數,也不想失去對日文的興趣。若是失去對日文的興趣,失去的可能便不只是一點字彙分數,而是整個學習動力。想在短期內進步,適量地割捨掉一些東西也是必要的。
況且這些題目在後來的正式考試中也沒出現,因此若您跟鄙人一樣不擅長背東西,鄙人還是會比較傾向推薦以大量閱讀來學習單字。
只是要注意一下,考讀音時會有很多干擾選項,比如說要不要拉長音、有無音便等等,要小心應對。
用日文寫日記
鄙人當初讀完N5~N3文法之後便開始在lang8上用日文寫日記。lang8是一個語言交流網,有世界各地不同的用戶在上面寫日記,並且互相修改。在lang8上寫日記,會有日本人幫自己修改成較符合母語者的自然文章,而且自己還有甚麼文法不孰悉也會一目瞭然,在寫文章時還能不知不覺記住很多新單字。
但由於學習日文的人數遠超過學習繁體中文的日本人,因此日文日記在上面不一定會被修改到。建議一開始日記的篇幅盡量不要太長,人家會懶得看完;再來就是有空時要多多修改日本人的中文日記,他們有的時候還會在底下附上日文翻譯,可以對照著看,也是一種學習。另外就是,如果可以的話,在寫日記時,盡量直接用日文思考,不要先寫中文再翻成日文,這樣寫出來的句子會很奇怪,也很難培養日語語感。
有母語者幫忙自己訂正文章真的差很多,母語者的短短一行解釋,勝過一本文法書。鄙人在去年5月之前,一直不懂自他動詞的分別,看了很多解釋還是亂用一通,但經過日本人解說一次之後,終於釐清自動詞跟他動詞在根本上的不同。
在語言交流網上寫日記還有一個好處是,運氣好的話,會有日本人願意跟您skype練習會話和聽力。
翻譯
如果覺得用日文寫文章有難度的話,鄙人會建議您先找一些感興趣的日文短文或歌詞翻譯成中文。就算沒有人可以幫自己訂正譯文也無所謂,在翻譯的過程中,自然會去思考各種文法和單字的用法、意思,並且能瞭解到自己的弱點。有時會碰到一些句子不能直接翻譯成中文,這時好好思考一下如何兼顧信雅達,便能達到訓練邏輯思考的功效,對寫閱讀測驗會有幫助。
聽力小感想
等到文法孰悉之後,鄙人便開始在NHK新聞官網上搭配逐字稿來看新聞。鄙人會在不看逐字稿的情況下,先將新聞內容聽寫一次,之後再看逐字稿訂正。這個工程很累,鄙人一則2分鐘以內的新聞必須花上20分鐘才能聽寫、訂正完成,而且通常無法聽寫出來的部分居多。但就算持續這麼做一陣子,其實進步的幅度也不大,聽力沒有甚麼速成法,還是得花時間慢慢累積。雖然鄙人最常觀看的是社會案件跟文化慶典的新聞,但建議各位可以多看看科技、醫療類的新聞,閱讀測驗挺容易出現的。順便一提,鄙人每天都會把今天觀看的NHK新聞翻成中文寫在學習日誌裡面。
準備期間,要是有看日本動畫或日本綜藝節目,當然都是看沒有中文字幕的版本。但因為就算聽不懂影片在說甚麼,也可以藉由畫面來推斷,因此有的時候其實也分不太出來自己到底聽懂幾成。建議把看動畫當成娛樂就好,不要過度指望看動畫能為聽力分數帶來多大的改變,除非能跟字幕組一樣把每一句台詞都翻譯成中文。比起動畫,鄙人比較推薦聽DramaCD練習,這是鄙人覺得最有趣、成效比較高的一種方式。不過鄙人一開始便沒有指望聽力要拿多高分,只希望有到及格標準就好,剩下的分數想靠閱讀拉回來,因此並沒有花太多時間準備。
假設您有實際考過試或寫過模擬考的經驗,那您一定很清楚N1的聽力題目都落落長,而且常常有回馬槍打臉,因此一定要在題本上做筆記,並且在聽到題目的最後一個字之前,都先別急著寫答案,題目跟題目中間是有時間讓您慢慢畫卡的。考聽力最害怕的就是聽到一半就畫卡,結果聽完才發現答案選錯了,又要擦掉重畫,手忙腳亂地搞到連下一題都沒聽清楚,全部死光光。如果真的不幸沒聽清楚,就把那一題放水流,等到下一題再重新出發吧,不要讓一小題影響到接下來的作答心情,反而因小失大。
總結
鄙人在這篇落落長的文章中強調了很多次,瞭解自己的弱點是很重要的,唯有知道這點才能有效率地進步。除此之外,要有效率便要有規劃,因此最好時常問自己「為何而讀」「短期目標是甚麼」,否則很容易陷入漫無目的亂讀一通的處境。例如若只是想要拿到及格分數,那麼去解一題困難的題目便是非效率的,因為解困難的題目需要花的時間可能是普通題目的2~3倍,但拿到的分數也不會比較多,更何況現在的日文檢定是錯簡單(多數人答對)的題目會被扣更多分,因此先穩固基本分才是首要目標。並且,要想辦法將學習與興趣結合,這樣才會有動力一直讀下去。
雖然台灣是採取填鴨式教育,普遍人會認為與其花時間研究如何提升學習效率不如多背幾個單字,但其實鄙人很推薦大家去讀一些有關提升學習效率的書或相關文章,真的會有很大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