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這麼久 你知道魚也分公母嗎?
小編喜愛釣魚運動這麼久,一到這個季節就會不太自由,因為大家總是說「勸君莫食三月鯽,萬千魚仔在腹中。勸君莫打三春鳥,子在巢中待母歸」等等言論,聽到這些話我就在想:釣還是不釣?現在釣還是等魚生完孩子再釣?早上醒來茅塞頓開,如果有個科學的方法能分清公母,了解母魚的習性,那不就能避開母魚上鉤了,也可以心安理得堅持自己的愛好了,於是乎小編查了資料總結以下方法供大家學習辨別
1.魚分公母嗎?
魚的種類有很多,每種魚的區分方式也不一樣,小編就釣友們常見的鯽魚、鯉魚來聊一聊
鯽魚是有雌性和雄性之分的,從外形上看,一般來講雄性的身體比較上,長寬比例大。雌性的比較寬短,長寬比例小 。然後就是通過其他方法來辨認,在非生殖季節可以通過鯽魚的胸鰭來辨認,雄魚的鰭條一般長,有S狀彎曲,而雌性的鰭一般比較小而軟,沒S形彎曲,雄魚頭比較大, 雌魚頭比較小 也可以從魚的生殖空上來辨認, 雌魚生殖孔一般都是紅色,繁殖季節隱見肋骨,肚子很大,比較軟
鯉魚一般來說,幼魚較難區分,1齡魚區別較明顯,到了繁殖期特徵更明顯。 觀察體形,雌魚體形短圓,雄魚較瘦長。觀察鰓蓋,到了繁殖期,雄魚鰓蓋有稀散的突起點狀追星。 雌魚的胸鰭短而端圓,雄魚胸鰭較長,尾端尖,繁殖期胸鰭上也有追星。雌魚的泄殖孔圓而稍大,呈梨形,柄端向前,近胸鰭,微向外凸; 雄魚棱形稍小,如棗核,兩端較尖,中間膨大,平而稍凹。繁殖期的雌魚遊動較慢,反應亦較遲鈍;雄魚遊動活潑,追逐靈敏。觀察魚的腹部,雌魚腹部柔軟,自腹至肛,硬棱不顯,繁殖期腹部膨大滾圓; 雄魚腹部較硬,自腹至肛有明顯硬棱,繁殖期不膨。
2.母魚的習性
繁殖期的鯽魚、鯉魚一般在較為平靜的河水中產卵,尤其在春天,魚產卵都會靠著草邊(魚會把魚卵粘附在水草上)。鯉魚、鯽魚等魚種也會從深水來到淺水交尾。所以小編認為,若想避開母魚,釣友們在選擇釣點上應遠離有水草的岸邊,釣上來的魚簡單辨別一下雌雄,如果中了母魚可以將其放生。
其實釣公避母本身就是偽命題,釣魚人的良好品格通常都是把釣上的魚再放回河裡,甚至一條魚可以釣上幾次來,這有利於資源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