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什麼遲遲不建造核動力航母?英媒爆出驚人內幕令人恍然大悟

@ 2016-03-07

圖 片是中國正在大連開工建造的001A型航空母艦,目前這艘航母已經完成了第二層的建設任務,即將進入第三層甲板,也就是飛行甲板和艦島指揮室的搭建工作, 而與此同時,計劃在上海江南造船集團建造的新一代002型航空母艦也將於明年開工。按照航空母艦的建造順序和搭建周期,如果到2018年,在大連船廠完成 001A型航母的適航任務之後,空出的船台很有可能將進入另一艘002型航母的建造當中去。

而,未來,江南船廠在2020年也要考慮後續航 母的建造問題了。軍事專家黃強告訴記者,如果002型航母只建造兩艘,那麼江南和大連兩個船廠的航母生產隊伍該如何保持呢?即便隔幾年再把他們召集起來, 技術熟練度還能保持嗎?答案是否定的,據悉,美國在戰後近71年的時間內,通過不斷創新,進行了連續不斷的航母建造工作,實際上,美國自擁有航母以來,就 從未停止過建造航母這種大型艦艇的活動,美國的紐波特紐斯船廠始終保持著一支龐大的技術力量和熟練工人群體,由此形成了龐大的航母產業鏈條。

軍 事專家黃強告訴記者,我們以尼米茲級第二批次為例,在18年時間裡連續建造了五艘超級航母,平均3.6年開工一艘。航母建造工時從4060萬減少到 3300萬,「造船學習曲線」非常地明顯。如今美國建造新一代的「福特」級航母也是按照類似的節奏,至少要保證技術團隊不至於流失掉。所以,中國海軍如果 想要保持這兩條生產線和龐大的航母技術團隊的穩定,就必須繼續上馬新的航母建造計劃。

但是,在如此連續的情況下,中國的下一代核動力航母恐 怕很難及時跟上節奏。高性能核反應堆、10萬噸級船體、電磁彈射器、幾十萬馬力蒸汽輪機系統,無論怎麼看都沒法快速地滿足需要。軍事專家告訴記者,核動力 航母是世界上建造技術最複雜的艦艇,集中體現在建造大功率、運行時間長和高可靠性的核反應堆上。要推動幾萬噸的核動力航母,單靠使用核潛艇的反應堆是不現 實的,必須研發專用的大功率反應堆。美軍尼米茲級採用美國西屋公司製造的2座A4W壓水反應堆,每台軸功率為13萬馬力,總功率為26萬馬力,在這方面中 國和國外還有一定差距。

最 重要的事,中國不僅在船用和動力系統上落後太多,更加重要的是,中國在陸上模式堆方面的研究還比較落後,據英國《簡氏防務周刊》發表文章稱,所謂陸上模式 堆,是指在建造一套新型艦艇核動力裝置之前,先在陸上建造的,其功能、性能、尺寸、環境條件等與之一樣、相近或近似相同的,能夠進行性能試驗的核動力裝 置。

中國在發展新一代核動力裝置時,長期受制於個別技術沒有突破,原計劃的核潛艇用二代堆本應該在上世紀90年代末期裝備093型核潛艇, 但現實是直到最近才被裝備到093B型潛艇。根據國外的慣例,大多數核動力艦艇的新型核反應堆在正式裝備之前,都需要提前在陸地上建造這樣一座模式反應 堆,待試驗成功後再裝入核動力艦艇,我們目前的陸上堆研究距離使用還有很大的距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