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人必看丨廚師的健康注意這些細節,遠離職業病!

@ 2016-03-06

餐飲人必看丨廚師注意這些細節,遠離職業病!

廚師是人類的"味蕾工程師",但那充滿油煙、粉塵、高溫的廚房卻給他們的健康帶來威脅。據統計,在各類職業病高危人群中,廚師名列第二,僅次於消防員。那麼,廚師在平時會特別注意職業病的預防嗎?

一切疾病最好的治療方法是防患於未然,對於那些已經得了職業病的廚師來說,建議需要對症下藥。

一、油煙綜合症:

來自於燃料未能充分燃燒及烹調產生的油煙——一氧化碳,這是廚房空氣中的主要汙染物之一。而烹調時如果通風不良,那些油煙很容易被人吸入引起「油煙病」。主要表現為:食慾減退,有饑餓感,卻食之無味,精神不佳,嗜睡,全身無力,平時飲食很少,但體重逐漸增加。這也是為什麼不少廚師體胖腰粗的原因之一。過多接觸油煙,還會導致其他的疾病,比如油煙會刺激眼睛,時間長了即成慢性結膜炎;會刺激鼻黏膜,得慢性鼻炎;還會刺激咽喉,導致慢性氣管炎、支氣管炎等症,甚至導致肺癌。

建議:

首先要徹底改善廚房內的通風狀況,合理使用抽油煙機、排氣扇,經常開門窗,使油煙及時排到室外;其次是把握好食用油的烹調溫度,一般不超過100℃,否則不僅破壞了其所含的脂溶性維生素,而且散發出的油煙也會更多;油煙病的發生與油的品質有直接關係,半煉油加熱後會產生丙烯醛,吸入可致慢性中毒,引起油煙綜合征,嚴重時可誘發癌症,所以烹調用油不要使用劣質油。好的全煉油,不僅無異味,加熱時也不易起煙。如果已經得了油煙綜合征,首先要停止油煙的繼續吸入,同時採取消炎、止咳等對症治療措施,並加強體育鍛煉,每天早晨到室外呼吸1至2小時新鮮空氣,一般一兩個月即能治癒。

二、胃病:

大部分廚師的胃都不好。因為工作時間的不確定性,廚師們的飲食經常無規律,食無定時或食無定量,同時高溫和勞累的原因,廚師也沒有胃口吃飯了,吃得也很少。長此以往,會使消化係統功能紊亂,引起慢性胃炎,便秘,嚴重者會患上萎縮性胃炎,有的患上脂肪肝、膽囊炎、膽結石。

建議:

治療廚師職業性胃病,規律的飲食習慣幾乎是最根本的治療方法,但廚師工作的特殊性使這一點很難實現。所以隨身攜帶一些零食,比如能提供熱量的巧克力,或者麵包蛋糕之類的點心,可以隨時補充能量。

三、腕部腱鞘囊腫:

因為手腕要用力捉握、腕部要旋轉、彎曲,可能造成症狀。所以每天拿著鍋、鏟的廚師就是這種職業病的高危人群。

建議:

首先,要使上肢得到充分休息,盡量不做重活;其次,不要受涼,以防止痙攣;再次,如果症狀比較嚴重,可以採用注射藥物的方法,傳統的針灸也能收到較好的治療效果。

四、靜脈曲張:

廚師的工作需要長時間站立,一天十幾個小時下來,常常站得兩腳發酸。長時間保持站立不動,會令下肢血液循環欠佳,導致下肢腫脹甚至於靜脈曲張,甚至骨頭缺血壞死,所以腳部靜脈曲張幾乎是每個老廚師的毛病。而不當的站姿會使腰椎過度彎曲而致下背痛,足部負擔過大,若加上鞋子不適時,容易引起足部疼痛和骨質增生。

建議:

廚師首先需要有一雙防潮濕的鞋子,以保證腳部足夠幹燥溫暖;其次,在工作的間隙,盡量做一些可以舒展身體的運動,比如踢踢腿,在室外開闊場地做做體操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五、高溫:

廚房一直都是悶熱不堪,廚師在高溫下連續工作出汗很多,時間一長容易出現頭暈胸悶,心髒的壓力增大,幹活沒力氣,還有惡心、頭痛、嘔吐等症狀。另外據美國國家職業健康研究報報道,從事高溫職業的男性,如麵包師、廚師、焊接工、消防員、製陶工及鑄造工等,因暴露於高水平的熱輻射之中,精子減少導致生育能力下降。

建議:

高溫環境下的廚師要盡量間歇離開廚房,並不斷補充水分,用濕毛巾降溫,若廚師有發燒、胸悶等症狀,千萬不能硬撐著。

六、噪音:

廚房內,各種機器產生的噪音,在不同程度地影響廚師的聽力。長久在高分貝噪音中生活,會導致聽力適應性下降,影響廚師的情感、智力、記憶與學習、感知和心理運動神經行為的能力,使負性情緒增加,智力思維、瞬時記憶、位置判斷、聽視反應速度和眼手協調能力下降,甚至可引起職業性耳聾。

建議:

盡量使用一些噪音比較小的機器,在不影響工作的情況下,適當戴一些減緩噪音的保護工具,比如耳塞,耳機。

職業病應該成為餐廳經營者與廚師的共識,重視廚師職業病,不僅僅需要廣大廚師們努力爭取自己的合法權益,更重要的是,這也應該引起餐館經營者的高度重視。畢竟,擁有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不僅僅體現著現代企業管理文化中的人文關懷,而且可以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