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亞洲世界,似乎許多父母都喜歡以成績來評斷一個孩子的學習狀況,雖然隨著時間的改變,越來越多人開始意識到成績並不代表一切,但是這樣不成文的標準卻仍然存在華人社會當中。而接下來,我們將會看到幾位成功人士的案例,並不是說成績不重要,而是要告訴這些用成績判他人死刑的人:「其實人生絕對不只如此」。
美國前任總統小布希曾提出了一個非常重要且精闢的見解,他說:「對於那些以優異成績畢業的同學們,我要跟你們說 『做得好!』。成績普通的同學我也想對你們說『你們也做得很好!而且未來可能成為總統』。」
雖然小布希此番言論聽起來像是在對自己在大學時並不出色的成績開玩笑。但是小布希真正想表達的意思是,「成績並不能決定你未來的一切,而且生命本來就充滿了無限的可能。」
在美國歷任總統中,其實都不乏有許多證明,例如甘乃迪總統,詹森總統,還有小布希的爸爸,老布希總統也都在學業成績上十分平庸。
喬拜登副總統也曾在大學跟法學院時勉強的低空飛過。
除了這些國家領袖外,在其他各種領域裡也有許多人從不讓他們的學業成績阻止他們成為頂尖人士。
簡單來說,接受教育當然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它絕對不是邁向成功的唯一路徑。
Advertisement
著名的美國天文學家奈爾德葛拉司泰森在麻省大學的演說中曾提到:「無論你的成績是如何,它們很快地就會跟你未來的人生無關。我無法跟你解釋會有多麼地不相關,因為在人生中,不會有多少人會真正再去關心你的分數是幾分。如果分數有意義的話,它就只是表示了你在人生的那段時間的存在,但是它並不能定義你未來的一切。」
蘋果公司的聯合創始人之一,賈伯斯從來沒有念完大學,臉書創辦人馬克祖克柏還有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也是一樣。
由以上這幾位成功人士得知,優異的成績可能代表你在某種系統模式里非常擅長,但是並不表示這樣的模式在現實生活中就可以行得通。決定你人生方向的是你的個性、過往的經驗,和人脈關系等等,成功需要的不只是考卷上的「一百分」,更重要的是你能不能夠從失敗經驗中汲取更多的養分。
而事實上,人們對於學業成績不好的人往往不會有太多的期待,甚至從沒想過他們會成為國家領袖,但是對於這些學生們來說,他們經歷過的掙扎跟挫折忍受力卻比一般人想像中的來得多,這也造就了為什麼這麼多無法拿滿分的同學卻在日後成了最成功的人。
全世界最年輕的女性億萬富翁,伊莉莎白福爾摩斯,是一位醫藥檢驗界的創新者,也曾從史丹佛大學毅然輟學來追逐她的夢想。英國著名企業維珍集團的執行長李察布蘭遜也曾因為讀寫障礙( Dyslexia )而在 1 5歲就從高中輟學。
成績不代表一切,而以上這幾個案例這並不是要強調成績不好就一定會成功,而是讓我們更深刻體會到,在校成績優異也不能保證就會永遠站在頂端。學業成績不過就是在紙上的幾個數字,人生真正的成就取決於是否能在現實生活中「得分」,而這樣的得分可不只是拿筆寫上答案就行了,需要更多的經驗、毅力以及干勁。而那些曾經沒辦法拿高分的同學,正可能因為遭受過更多的挫折,反而能夠將這些失敗的經驗轉化,讓自己一步又一步的前進,反而成了最成功的人。
如果你也覺得這篇文章很有益處,快點分享出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