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嫦娥三號穩穩落月之後,中國探月三期嫦娥五號計劃2017年前後實施的「奔月—落月—採樣—返回地球」就愈加引人關注。
嫦娥五號探測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研製中的首個實施無人月面取樣返回的太空飛行器。其計劃在嫦娥工程三期中完成月面取樣返回任務,是該工程中最關鍵的探測器。
嫦 娥五號探測器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上升器四個部分組成。探測器預計在2017年由長征五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自動完成月面樣 品採集,並從月球起飛,返回地球,帶回約2千克月球樣品 。2016年2月18日,召開的探月工程重大專項領導小組會議審議,「嫦娥五號」任務正式轉入正樣研製階段,預計於2017年前後完成研製並擇機發射。
與 嫦娥一號、二號、三號相比,嫦娥五號執行的任務多,結構更複雜。嫦娥一號是單體,嫦娥三號由著陸器和巡視器組成。嫦娥五號分為三部分「服務倉」「返回艙」 「登陸器」,過程是這樣的,嫦五發射——進入月球軌道——登陸器登陸月球——抓一把月壤——登陸器返回月球軌道與嫦五對接——將月壤轉入返回艙——嫦五返 回地球——進入地球軌道——釋放返回艙——嫦五繼續在地球軌道游弋。
嫦娥五號將完成我國探月工程三步走中「回」的任務。嫦娥五號將突破一系列關鍵技術,並攜帶月球岩石樣本回到地球,預計任務飛行時間在13天左右。
2015年,探月三期按計劃完成了初樣設計和產品研製。2015年底,發射場合練工作如期圓滿完成,全面考核了工程大系統間的接口匹配性以及火箭設計、發射流程等環節的正確性。
嫦 娥五號有望實現我國開展航天活動以來的四個「首次」: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動採樣;首次從月面起飛;首次在38萬公里外的月球軌道上進行無人交會對接;首次帶 著月壤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此外,嫦娥五號任務還有「三新」。全新的月球探測器——嫦娥五號、全新的火箭——長征五號、全新的發射場——海南文 昌。
按計劃,嫦娥五號將從月球採回月壤。這將是科研人員獻給祖國的第一抔中國月壤。帶回它,相當於中國人第一次「觸摸」到月球了。探月三期工程正在建設一個全新的模擬系統,儘量接近月球表面的環境,能使月球樣品儘量「保真」,以便把最「原生態」的月球樣品提供給科學家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