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握反射:
從子宮內即存在,可以反映出成年後左右利手。
吸吮反射:
自動吸吮嘴唇接觸到的任何物體
覓食反射:
輕觸面頰,頭會轉向被接觸側。與吸吮反射協同構成進食動作。
對稱頸緊張反射:
頸部活動時,四肢會跟著活動,此反射只有消失後,才能正常爬行。
足底抓握反射:
輕觸足底,腳趾會向下抓握。此反射只有消失後,才能站立和行走。
掌額反射:
搔抓手掌根部的時候,下頜肌肉收縮,呈現特殊的「表情」。
跨步反射:
當腳碰到堅固的平面時,好像要邁步或者跳舞。此反射是步行的基礎。
爬行反射:
俯臥時,按壓一側腳心,會引發爬的動作。此反射是爬行的基礎。
迷路反射:
當身體向一側傾斜的時候,頭會偏向一側。
擁抱反射:
頭部突然改變位置時,手臂張開呈「擁抱」狀。
不對稱勁緊張反射:
頭偏向某一側時,同側彎曲,對側伸展。此反射並非每次都能誘發出來。
巴賓斯基反射:
大名鼎鼎的椎體束征,如果成人出現此反射,則為病理表現。
巴布金反射:
如果壓迫手掌,會閉眼、張嘴、頸部屈曲、頭向前探,而壓力放鬆時有可能「打呵欠」。
游泳反射:
俯臥放在水裡,會閉氣並作出協調性很好的游泳動作。遺憾的是這種「天賦能力」在6個月後會消失。
翻正反射:
頭頸扭轉後,身體會跟著翻轉向同側,此反射是翻身的基礎。
降落傘反射:
抱起後突然往下俯衝,會引發雙手、雙腳往外延伸類似降落傘狀的支撐保護動作。